点滴加固豆腐渣校舍,校长英明救700师生

By: | Comments: 4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网文备份

【苹果日报讯】这是一个爱心校长创造抗震奇的故事!一场大地震,令四川绵阳市满目疮痍,学校倒塌,师生死伤无数,但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竟然全部安然无恙,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少……这全部归功於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的55岁校长叶志平,多年来一砖一瓦地修补本属豆腐渣工程、一震就塌的校舍。地震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听到老师向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都没事」时,激动得哭了!

桑枣中学是绵阳非常有名的初中中学,学生介乎11至15岁;因为教学质素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的家长都拚命把子女送入该校读书。本月12日发生地震时,正在绵阳别处办事的叶志平,立即驱车赶往学校,他心惦记的,是曾被他重修过的实验教学楼,担心大楼倒塌,孩子出事,没法向家长交代。

上世纪80年代中,该栋教学楼建设时,学校没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建了两年多才建成,都无人敢为教学楼验收,亦无师生愿意搬进去。当时,叶志平只是普通教师,因为是学校少数党员之一,他只好硬头皮带头搬进去。他赫然见到,新楼的楼梯栏杆竟然是摇摇晃晃的,课室的墙本来应该雪白的,却只有底灰。后来他当上校长,就下决心一定要修好这栋楼。

建校用17万 修补花40万

1997年,他发现与这栋教学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的建筑质量甚差,污水蚀了钢筋,於是把厕所楼拆了,重新在教学楼安全的地方搭建厕所。1998年,他发现教学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是水泥纸袋,他十分生气,马上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灌注混凝土。次年,他又将整栋楼22根承重的柱子,由原来的37厘米直径加粗了至50多厘米,还亲自动手测量。结果,这栋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人民币的大楼,光加固重修工程就花了40多万元。因为学校没有钱,叶只好向教育局申请,每次才得5万元,一点一滴地将这栋有16个课室的大楼修好。叶说过:「教学楼不建得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演习有效 学生疏散奇快

见过不少学校因发生事故而出现人踩人惨剧的叶志平,由2005年开始,决定每个学期全校举行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都有固定疏散路线,两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要排成单行,甚至连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初时不少人都反对这种演习,但叶却坚持,后来师生都惯了。

地震那天,老师一叫:「所有人趴在桌子下!」所有学生立即趴下去。震波一过,仅1分36秒,学生已熟练地疏散到操场,一个跟一个整齐排列,老师则站在最外围。叶志平驱车回到学校,看到全部师生安全,他说,「自己激动得浑身发软」,哭了。通讯恢复后,老师接到家长查询子女的电话,会骄傲地说:「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眼中都含泪。

地震过后,安县到处见到倒塌的学校。至於桑枣中学,8栋学楼变成危楼,部份大楼坍塌,但因为没有严重倒塌,加上师生疏散速度够快,全校师生平安无事,包括曾被叶志平重修的教学楼内的700多名师生。在桑枣中学的墙上,写有这样一句标语:「责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叶志平就是抱这个教学宗旨,抗震成功。

4 Comments

  • fancia says:

    建筑商承认违规建豆腐渣校舍,“找人办的”手续
    DWNEWS.COM– 2008年6月5日4:49:42(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建筑商承认违规建豆腐渣校舍

    《河南商报》/四川大地震中,大批学校校舍倒塌,导致数以千计师生死亡,倒塌校舍存在“豆腐渣工程问题”备受关注,但当局一直未对此有说法。近日,什邡市洛水中学一幢因倒塌导致505名师生伤亡的校舍建筑商,亲口承认大楼竣工后,被育局鉴定为危楼,是他自己找人验收,把校舍鉴定为合格。

    自己找人验收 鉴定合格

    洛水中学两幢校舍同于1986年建成,一幢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另一幢则屹立不倒。倒塌校舍的承建商刘新平近日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坦承当时自己无施工资格,工程也无人监理,他在邻村找了20多个泥水匠就开工,大楼竣工时已被当地教育局评定为危楼。后来通过验收鉴定,是他“找人办的”。

    参与该大楼设计的王晓民(化名)也坦承,建造期间上级已发现大梁和立柱受压测试不合格,建筑商后来将大梁敲掉再建,但建成后仍被上级评为不合格。

    当年任镇党委副书记的蔡华富则称,大楼总造价26.4万元,每平方米才206元,他指:“如此低的造价,刘新平还想赚一笔,怎能保证大楼质量?”

    遇难学生家长指,现任校长多年来曾五次向教育局反映,但一直没获受理。

  • fancia says:

    汶川大地震倒塌了六千八百间教室,有4737名学生死亡。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一,中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严重偏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排在世界末尾。中国政府在1993年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前,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对比世界平均水平的4.9%,发达国家的5.1%,欠发达国家的4.1%,这个目标很低。然而,就是这个很低的目标至今仍不能实现。2002年是3.32%;2003年下降为3.28%;2004年继续下降到2.79%;2005年2.82%;2006年2.27%;2007年 2.86%。义务教育学生人均投入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瑞典为2000美元以上,美、日、德、法等为1000-1500美元,中国仅为9.4美元。中国财政预算中的教育经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百分之五十三,余下的百分之四十七要靠学生交费和其他来源解决。投入较少,在配置上又重高校,轻基础,重城市,轻农村。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教育经费中的23%。上海的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是590多元,而偏远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甚至不足10元。两者相差60倍!

    因为教育投资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资少,乡镇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只能因陋就简。贫困乡村中的校舍很多建筑质量低于国家标准。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姚定说:地震中校舍倒塌是因为“这些年都是国家办教育,建造时考虑的抗震度很低;过去国家给拨款建校的标准只有400元/平方米,而最近几年才调到500元/平方米。”很多时候连这个标准也达不到。1988年建造五福中学时,县教育局只拨款5万元。建筑面积1073平方米,最后造价27万,平均252元/平方米。几年后这些钱一直拖欠。靠收取教育费附加以及贷款等方式,乡政府才还清欠款。为了少花钱,多办事。五福中学建造时能省就省。为了省3000元的设计费,设计图复印自邻近的中学设计图。还为了省钱,把原设计图的两层楼又加了一层。却没有补足相应的防震设计。结果地震时,周围的民房仍然屹立,教学楼却轰然倒塌。

    很多人质问为什么很多校舍倒塌,而政府办公楼却巍然屹立。其实道理很简单,政府办公楼的建造预算常常远高于学校。有钱才能考虑抗震设计,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添加抗震柱。有钱才能使用强度高的钢筋,有钱才能使用标号高的水泥。投资如此不足,怎么能指望校舍具有足够抗震强度?

    这次地震,由香港慈善团体“苗圃行动”建造的61所学校(其中6所位于震中的阿坝州),无一倒塌,没有任何师生伤亡。苗圃行动总干事梁建华解释说:“我们捐建的学校的平均造价达到800-900元/平方米。” 在地震带地区,都有防震设计,如加添防震柱。

    800元/平方米的校舍不倒,400元/平方米的校舍倒了,252元/平方米的校舍粉碎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投资,如何能造出抗震的校舍?

    第二,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已经很紧张。但贪污受贿仍旧屡禁不止。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计划基建财务处处长李万银利用管理有关教育经费和基建的工作便利,索取和收受贿赂达百万余元。这样一来,本来可以达到500元/平方米的建筑标准,可能实际执行起来只剩250元/平方米能到位。这样造出来的校舍,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倒?

    第三,商人逐利,理所当然。但是为了谋求暴利,在人命关天的行业里弄虚作假就是丧尽天良。于是钢筋变成了铁丝,水泥块比土坯强不了多少。在汶川地震现场的外国工程师阿伯拉罕提出疑点:为什么这些学校好像没有钢筋框架?砖与砖之间本应是厚的混凝土,怎么都是碎沙,这些教学楼是如何通过质检的呢?

    第四,就是那些为上述问题辩护的专家、学者和网民。他们诿过于天。说什么地震烈度太大,超过了教室的抗震强度。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说什么校舍不能抗震是因为当地穷。这些人,已经堕落了他们的人类良心和职业道德。他们虽然不是这次地震中死亡学生的杀手,他们必然是将来地震中死亡的学生们的冷血杀手。

    为了那些倒在废墟里的孩子,为了孩子们不必再在废墟里倒下,上述四个问题,必须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一,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必须迅速切实增长到GDP的4%甚至5%。
    第二,教育经费必须加强审计,堵塞贪渎漏洞。
    第三,校舍质量,年检,必须由非利益相关部门独立进行。检验人以及承修承建人必须问责。
    第四,那些假专家,真诿过的人们,请你们免开尊口,请网友不要停止对他们口诛笔伐,不要让这种良心缺失的家伙们霸占了舆论阵地。

    未成年人是无罪的。成年人有责任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他们,而不是为他们的无谓牺牲寻找脱责的借口!

  • fancia says:

    陈保胜:聚源中学倒塌教学楼质量有问题

    DWNEWS.COM– 2008年6月1日7:57:5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在勘察了聚源中学废墟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舆论多日来对以聚源中学为代表的倒塌教学楼质量的追问,终于首次有了官方权威专家的明确认定。

    聚源中学有两幢教学楼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瞬间垮塌,278名师生遇难,11人下落不明。温家宝总理也为此悲伤落泪,向死难者三鞠躬志哀。

    但聚源中学周边的楼房并未倒塌,严重的也只是成为危房而已。这令家长们难以接受。“为什么单单倒了学校,这说明聚源中学的倒塌不只是天灾的问题!”赵德琴说。她的双胞胎女儿在聚源中学遇难,这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已为此憔悴如老妇。

    废墟现场,一些残砖上的水泥可随意敲掉,预制板中的拉丝极细。这曾让前来救援的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队员难抑愤怒:“混凝土里全是铁丝,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不只是聚源中学,死伤惨重的都江堰新建小学也情况相似。新建小学的半幢教学楼在大震中垮塌,死难师生239人。但在垮塌教学楼后面,同一年建的城关幼儿园却安然无恙,墙上甚至很少有裂缝。新建小学外围一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均未倒,离新建小学百米之远的北街小学也只是墙体部分受损。

    在新建小学废墟现场,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有部分折断的水泥预制板里,居然无一根钢筋和铁丝!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都江堰向峨中学。地震发生时,向峨中学教学楼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坍塌,420名学生只逃出了数十名。杨华清家族因此绝后,两个孙子杨亮、杨科,两个外甥李攀、李扬皆殒于此。杨华清同样认为,向峨中学不堪一击的工程质量导致了如此惨重的死伤。

    在这次大地震中,四川省倒塌的校舍有北川中学、茅坝小学、茅坝职中、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向峨坝中学、平通镇小学、漩口中学、映秀小学、东汽中学、实古镇小学、蓥华镇小学和中学、八角镇小学、洛水镇小学、红光小学、东湖小学、木鱼中学、汉旺镇一所中学一所技校,红白中学、红白小学,绵竹县富新二小等。截至本月14日,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校舍倒塌6898间(汶川、北川数字未包括)。南方周末记者就校舍倒塌间数和学生死亡人数的最新数字向四川省新闻办主任侯雄飞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新的数据还在统计中。

    面对如此悲剧,建设部专家陈保胜坦言:“死了那么多孩子,我们的职能部门,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反思。”

    具体到聚源中学,他认为,首先是选址问题。聚源中学教学楼是南北向,和断裂带大致平行,地震波易把它夷为平地。同样结构形式,实验楼是东西向,与地震带垂直,虽已破坏,但没有倒塌。

    他还认为,聚源中学的预制板质量也存在问题。合格的预制板内应该有直径4毫米的预应力钢筋。这样的预制板,下面受拉,上面受压,它就像橡皮筋一样,会弯曲但不会折断,有抗震作用。但现在的预制板却像“几个人用拉丝机拉出来的东西,没有考虑荷载,层层相压,必然导致倒塌”。

    陈保胜还测量了倒塌教学楼的立柱内钢筋,直径1.2厘米。他认为钢筋偏细,不合正常要求。

    他介绍,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在建筑构造上,是配合结构,抗震性能差。且钢筋没有拉结筋,柱跟墙的连接没有拉结筋。一遇到地震,墙与柱的拉结,梁、板的搁置长度,板与板之间的拉结等处会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强震中,这样的房屋倒塌是正常的,不倒塌才怪。”陈保胜感叹。(材料来自南方周末5月29日)

  • fancia says:

    校长创抗震奇迹: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

    新华网四川安县5月24日电(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 新华网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