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蕴含的大抱负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比起《三国演义》的政治军事智谋,《水浒传》的义薄云天,《红楼梦》的丰富情感世界,西游记更像一本儿童读物。

虽然历史上曾有不同的评论家做证道说,心学说,劝学说,玩世说,但无一不牵强附会。

吴承恩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书?又不像现在,可以贴网文挣钱。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中叶,大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

嘉靖皇帝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之后不再理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

世宗皇帝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吴承恩在1556年左右得到李春芳的帮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两年后因受人诬告去职。虽然家境清贫,但和当时名士交游莫逆。如果仅仅是谈神论怪的逸士,恐怕难得有这样的人脉。

综观西游记成书的历史背景,皇帝时而聪明神武,时而任性胡来。大臣纠结礼议而轻视国家民生,资本主义萌芽和保守地主势力冲突而国家无所作为。当时到底什么样的政体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成为民间有识之士的一个重要议题。

《西游记》就是作者将自己的独到见解,融于一部更容易为大家喜闻乐见的通俗志怪小说中,希图能够影响社会。可惜明朝随后不到100年就烟消云散,清朝用更落后取代落后,《西游记》就此蒙尘,从此无人读懂。

《西游记》讲述了一个“天产石猴”孙悟空,大闹天宫,随后被如来佛组镇压500年,然后保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

这里面的每个人物,每个事件,实际上都有着深藏的政治映射。

天产石猴,吸天地之精华,化为猴身–为什么是猴身,而其他妖精都“修成人身”?这暗示了孙悟空天生的低社会地位。而这个地位,就是当时被贬低的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个猴子,领悟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物为什么都会死,我也会死,就要学长生不老术。而这正是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造就的新富暴发户的最关心的问题–皇族可以世袭,官员子女有进入官场的优势。可是工商业主却随时面临被强权盯上家破人亡的险境。

孙悟空学成躲三灾之法,虽然强取豪夺,建立了花果山基业,销了生死簿。但是就此就安全了吗?被他损害了利益的地主阶级,东海老龙,一本告上天庭,他就不反也是反了。虽然他把天庭打得稀烂,作为封建皇帝象征的玉皇大帝束手无策,但是却被如来佛祖覆手压了500年。这如来佛祖不是玉帝的手下。而是代表了一种人们的终极理想社会的梦想。孙悟空靠暴力搅乱社会秩序建立新王朝的做法,在当时中兴的大明是不受欢迎的。

那么,怎样才能不革命,也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呢?

《西游记》设计了一个五元结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师徒五个历尽81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这个五元结构,就是:
唐僧–代表皇权,虽然自己没有多大本事,却不能缺少。这是作者希图保存皇权的基本设计。
孙悟空–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却存在滥用武力,伤害无辜的倾向。这个代表行政权。行政权真正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却受皇权最终制约–紧箍咒。
可是,只有皇权和行政权,或者行政权罔顾皇权安危,或者皇权过度干预行政权。这就是西游记收悟空之后的主要矛盾。
然后就来了一只白龙马。这就相当于皇族和后宫及其产业。可以给皇帝提供稳定的收入和支撑,但却不得干预朝政。
可是白龙马仍旧对握有行政权的孙悟空毫无约束力。这种结构性失衡,就反映了明中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给唐僧又安排了两个徒弟。
猪八戒,牵马–事实上决定着国家的走向。就是制定规则。就是立法权。唐僧对孙悟空和沙和尚从来不“耳软心活”,唯独对猪八戒。就是意味着皇帝需要将立法权交出,给予一个未必很机灵,但是很市侩的猪执掌。这就是一个来自民间的(高老庄的女婿,专业种地)立法机构的蓝图。孙悟空知道西天在哪。但每次都高来高去。并不知道地上怎样走。猪八戒牵着马,却能让大家扎扎实实地量完这漫长道路。猪八戒的立场不坚定,恰恰表明草民立法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反复。

可是,这样还不够。当孙悟空和猪八戒各执一词的时候,唐僧这个皇权的化身不接地气,很难做出公正裁决。这就需要沙和尚的存在。沙和尚既没有山大王的执政经验,也没有给人当女婿种地的草莽气。他的优点就是能置身事外看问题。虽让只有三句话,“师傅说得对,大师兄说得对,二师兄说得对”…却切切实实充当了一个仲裁者和调和者。这是一个第四方司法的图景。正是因为有这一个稳定因素,前三者才能团结起来,不至于被纷争内讧搞得分崩离析。

综合这些图景,可见西游记勾画了一幅君主立宪(唐僧),稳定皇产(白龙马),三权分立(孙悟空–行政权,猪八戒–立法权,沙和尚–司法权)的政治图景。在这个图景下,作者看到的当时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隐患,就化为八十一难,被逐一合理解决掉。而这样,社会就最终进入理想的佛陀世界,永远的乐土。

在西方乐土,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无字真经”。这就是作者认为没有人能够写出一个通往乐土的路线图。必须身体力行。而唐僧一行四人一马,就身体力行了这个。

最后唐僧和孙悟空成佛,则说明作者对终极世界的梦想,就是皇权和行政权都逐渐淡出社会。但猪八戒化身净坛使者,则说明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永远是没有止境的任务。而沙和尚成为金身罗汉,则意味着仲裁机制的永久化。白龙马化身八部天龙,则意味着皇族贵族的虚幻化。这个是不是有一些共产主义的味道呢?

《西游记》,一部志怪小说,却蕴含了作者对未来国家政治体制的宏大构想。

可惜作者不幸言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强大的国家机器,的确被无情镇压了500年。一觉醒来,中国已经成了东亚病夫,国家被打成一锅粥。皇帝也淡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的中国,孙悟空已经复活,中国的国家机器重新强大,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走向共产主义的新的长征。但是,我们有了唐僧,孙悟空和白龙马。我们的猪八戒和沙和尚却还等待着召唤,尚未形成独立人格。中国的共产主义长征,八十一难也就过了10难的光景。路途尚远。中国的八戒,你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中国的第三根顶梁柱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