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leizhou


Website:

http://bitc.bme.emory.edu/Members/lzhou.html

About this author:


山西古交矿难 20090222

74条生命。 新闻语焉不详。74人遇难,多少人死于爆炸,多少人死于瓦斯中毒? 幸存者言,凌晨两点半到三点间被通知上撤。主风机坏了。三点半,井下停电了。当事人没有陈述听到爆炸。那么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主风机坏之前还是之后? 新闻指出屯兰矿是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56立方米/分钟。当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到16%之间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会发生。 简单计算可知,假设矿洞工作面截面积2.2×3.5米(参照矿井防护网机尺寸),上述涌出量每分钟足以使600米矿洞瓦斯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从风机停止工作,到报道中较晚得到撤出通知的伤员得到通知之间,有大约一个小时。这足以使36公里长的矿洞瓦斯浓度超过危险下限。 同时,新闻指出,受伤矿工在得到通知后步行40~50分钟后,抵达距竖井两三百米的地方。在黑暗有坡度的矿洞内,参照缓坡登山步速,大约两秒一米,45分钟约可行走1350米左右。这说明工作面距离升井点距离在1600米左右。 疑问一:新闻指出爆炸发生在2:23am,随后主风机损坏。主风机在地面上,被爆炸直接损坏的几率非常小。为什么会在爆炸后损坏?还是风机先坏,随后在几分钟内发生爆炸? 疑问二:256立方米每分的瓦斯涌出速率,很明显几分钟停风必然导致爆炸。那么主风机停机后为什么没有备用风机在几分钟之内投入运转?为什么一小时后,两小时后都未能恢复供风,导致大量井下人员瓦斯中毒? 疑问三:矿井的紧急撤退机制是如何设计和使用的?为什么有人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才得到撤出命令? 疑问四:搜救在下午六点左右结束,没有发生次生事故,没有仍旧失踪人员。这说明什么?是否说明供风已经恢复?是否说明爆炸并为导致工作面塌方?否则必然有被埋失踪人员。这让人强烈怀疑爆炸规模很小。被爆炸直接致死者不多。而大多数人死于由于供风恢复过晚造成的瓦斯中毒。而这个,则直接指向矿方安全疏失。 拭目以待后续调查结果。 [以下引用] 新华网山西古交2月22日电 截至22日下午6时,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已造成74人遇难。这起矿难发生于当天凌晨2时23分,事故煤矿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爆炸发生时,井下有436名矿工中,其中375人陆续升井。 事故抢险指挥部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遇难的74人中有的是在井下已经死亡,有的是在升井后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的。 截至下午6时,搜救工作已经结束。抢险指挥部说,井下被困矿工已经全部找到。 救援人员称,现在有114人住院观察治疗,目前专家还在对其中的5名危重病人进行会诊,全力救治。 屯兰煤矿属于高瓦斯矿,年产量500万吨,近10年来没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事故抢险指挥部说,现已初步查明,事故原因为井下局部瓦斯爆炸,救援人员不得不戴氧气面具下去。 22日上午,一个20岁出头的矿工坐在矿井边,呆呆地注视着匆匆来去的救援人员。 “本来应该是我的班儿,可是我因要算工资而和另外一个同事换了班。他,直到现在还没有上来。”这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年轻人低声说。 年轻人所在的采煤组有9人被困井下,其中3人已被救出送到医院,其他人生死未卜。“他们都和我岁数差不多,大都没有结婚。”他悲伤地说。 侥幸获救的27岁的薛还成是山西省静乐县人,2005年1月到屯兰矿上工作。“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他回忆说。 事故发生时,薛还成说他们只是“感觉有点呛”。凌晨3点半左右,井上有人通知说主风机坏了,要求他们往外撤。“这时候井下的电已经断了,我们只能步行往上走。” 在上岗前,薛还成接受过一个月的安全培训,而且每年都在矿上接受两三次类似的培训。他走了四、五十分钟后,距矿井还有两三百米的时候感觉到缺氧,于是赶快戴上自救器。尽管如此,他在到达立井时,还是晕了过去。 直到早上5点半左右他才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病床上了。 “我还是觉得头晕。”他说。“上午大夫一直让我吸氧,还做了心电图,测了血压和体温。到11点多的时候就感觉好多了。” 和他一起住院的还有35岁的李成生。“2点半左右我感觉有点呼吸不畅,过了一会儿,队里的瓦斯员和安全员就通知往上撤。”李成生回忆说,“往上 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我闻到巷道里的臭味越来越浓,有点吸不进气。巷道里的烟雾也很大,附近十几米的人只能听到说话声,看不到人影”。 尽管戴上了自救器,李成生在距离立井还有六、七百米的时候还是感觉有点走不动了,于是他和两个同伴互相搀扶着。等到救援人员把他们扶出立井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被救矿工大部分是一氧化碳中毒。如果不及时抢救,他们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目前太原市的68个高压氧舱已经全部启动救治伤员。截至22日下午1时,来自七家大医院的近百名救援人员深入矿井展开救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保障救援人员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火速赶到现场指挥救援的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千方百计救治受伤人员,尽量减少死亡;确保抢救和善后有序进行,做好善后工作,确保矿区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骆琳已前往事故现场。(参与采写记者:冯瑛冰 张羽 高风 陈忠华 晏国政 房宁 白旭) 屯兰矿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的一座现代化大矿,年生产能力460万吨,属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56立方米/分钟。

New prime found!

4348099×2^2976221-1 A Riesel companion of Merssenne Prime M36. Detail please see http://primes.utm.edu/bios/page.php?id=1273

与清华哲学系秦晖教授商榷

多维月刊 2008-12-15 载清华哲学系秦晖教授文: 南非:中国的前车之鉴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s/Opinion/2008_12_15_8_52_38_872.html 认为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成就来源于和南非种族隔离时代基于针对黑人的低自由、低福利、低人权制度相比拟的城镇农村户口分离。本人对此不以为然。 其基础是因为,中国的户口制度和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有两个本质不同: 第一,南非黑人永远不可能变成白人。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已经有二亿多农民工通过各种途径成功获得城镇户口. (证据:1978年,中国人口总数96159万,城市化率17.9%, 即1.72亿城市人口;到2006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7706万人,占了总人口比重的43.9%。人口平均增长率 1.08%。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4.26%. 如果没有农民工户口洗白,2006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只能达到23529万人。29年来农村人口获得城镇户口总额达到34177万人,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扣除新增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对城镇人口增量的贡献,每年农转非998.5万人。)鄙人亲友中绝大多数都是此一进程的受益者。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从农村孩子成长为有房有车的城市上班族和投资者。 第二,南非的黑人(曾经)永远不可能成为白人的亲属。但是中国建国以来,农村人口因为宗亲,婚配,学业等原因和城市人口建立了大量的亲友关系。这大大降低了由于户口隔离造成的人群对立。同时大大缓解了农民工和城市人口的对立。你可以把露宿街头的,或者在公园搭帐篷的进城打工者赶回去,但你总不能把寄宿我家的我表兄弟姐妹赶回去吧?因为这个,中国农民工面对的社会宽容(尽管是民间的)远远高于南非黑人(曾经)面对的社会宽容。他们有更多的理由不成为城市混乱化的诱因。 由于这两点不同,中国的渐进城市化将能够自然无缝过渡到消除城乡户口差别。而不会面临城市治安急剧恶化,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因为根深蒂固的种族对立造成的问题。

Multiple Cygwin coexist

in one cygwin, do mount -m > c:/somewhere/mount-cygwin1 in another cygwin, do mount -m >c:/somewhere/mount-cygwin2 then edit their cygwin.bat, add lines umount -A sh C:/somewhere/mount-cygwin1 in the first cygwin.bat after @echo off line then edit the second cygwin.bat, add lines umount -A sh C:/somewhere/mount-cygwin2 in the cygwin.bat after @echo off line now two versions of […]

With Palin as VP candidate, will McCain be the next president?

卦象:乾(乾下乾上)变为大壮(乾下震上) The symbols: 111111 (sky over sky) -> 001111 (thunder over sky) 乾:元,亨,利,贞。 这个卦象说明McCain的竞选道路在选择Palin作为搭档之前是通行无阻的。形势一片大好。这远远好于七月五日的预测。这期间的主要变化就是Obama选择了Biden作为其副总统候选人。 The symbol of current says, before McCain chose Palin as VP candidate, his campaign has been into the best possible route. Everything looks bright and positive. This is much better than what the “Book of change” predicted on July 5th. And […]

第六章[谷神不死]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万物的创生之神不会死去,它就是自然规律的本原。这个自然规律的本原通向我们世界的途径,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这个创生的力量至今虽然若隐若现,仍旧无处不在。它对宇宙世界的影响作用永无止境。 评论: 道德经的第六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讨论了宇宙的起源。它认为宇宙的创生决定了我们宇宙的自然规律,或者说“道”。它认为这个创生过程仍旧在进行之中,并且永远不会终结。这个观点和现代理论物理学的终极宇宙观不谋而合。后者认为宇宙存在一个创始,自然规律即从那里来。宇宙的宏观膨胀一直在进行中,而且存在这样的观点即自然规律会随着宇宙的演化而逐渐演化。 道德经的第一章并未阐明“道”“名”“万物”的起源,而只是阐明其间的关联。但是任何有思想的人,在听到这样一堆概念后,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问题:你说的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来的。而这一章就给出了一个非常确切的回答。这一切的起源,是不可捉摸的。只能归之于神秘,给一个创始之神,创造之神,或者“谷神”的名头。然后阐明这个起源并非是创造了就不管了,永远离去了。而是,这种创造的力量始终在起作用,“不死”。自然规律,“道”,就是这个“玄牝”的造物。而这个“玄牝”通向我们世界的途径,“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造物的力量始终在起作用,尽管并不明显,但却永无止境。 这是一种存在初始的开放宇宙观。虽然现在尚无物理学的终极结论验证它,但是这显然与经过数十年研究后硕果仅存的少数主流宇宙观之一 暗合。 评论: 这一章非但不是象某些肤浅解释中所说的表现远古时期生殖崇拜的含义,而且也不是牵强附会的利用生殖器官比喻世界的根源。它明确地阐述了一种甚至在现代物理学前沿看来都非常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宇宙创生沿革图景。一种世界理论,如果不能提出和兼容一种合理的世界起源演化图景,是不可能站得住脚的。老子道德经在前四章基本原则阐述之后,立即在第五章对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实际上是人际不平等根源的“仁”的概念进行鞭挞之后,非常及时地推出自己的宇宙观,让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筑在坚实的宇宙现实的基础上,有力地支持了第五章中对“仁”的鞭挞的客观性。老子道德经的宇宙观,在这短短25个字中,跃然纸上。

大脑工作时如群星闪耀此起彼伏

原先被认为无用的细胞,居然也能如神经元一样,在刺激下做出反应,让大脑闪耀,如同星河。 “胶质细胞”就是大脑里的海绵。科学家认为它们作为填充物支撑着我们大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同样参与了大脑的工作。这一结果可能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生物体最神秘的器官。 该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成果发表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俞洪波。他详细讲解了此项研究的全过程。 如果你是美剧《豪斯医生》的粉丝,那你一定不会对“fMRI”感到陌生。它就是“脑功能核磁共振”。它一直是科学家探索大脑功能的工具。它让研究者直接进入“脑的丛林”。 一个脑包含数千亿个神经元,还有更多的胶质细胞填充其间。“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身临其境,处身于兴奋的脑中,那将会是电光闪烁,此起彼伏,密如 织网。”俞洪波解释说现代脑成像技术让我们实现了这一梦想。研究人员如孙悟空一样缩小身形,进入铁扇公主的颅腔,置身于脑细胞的丛林中,观察这些细胞。 “了解了每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就能破解脑的秘密。” 可是fMRI也有缺点。它的信号来源是模糊的,多年来科研人员不知道脑的活动是如何引起fMRI信号的,因此对fMRI结果的解释也是格外小心; 同时fMRI检测非常粗放,它的空间分辨率在毫米级别,而在1毫米见方的脑皮层内,有几十万神经元,人们无从得知具体的单个神经元的信息。记录单个神经元 的电活动,传统办法是在脑中插入及其细小的电极,可是一根电极最多只能记录几个细胞,工作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2001年,俞洪波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新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始是用于形态学研究的,2003年我和同事将它应用于活体动物雪貂的长期形态学研究并取得成功。”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双光子激光成像。“分辨率可以小于一微米,比头发直径小百倍。”研究人员用多种荧光染料标记大脑,如果荧光分子遍布细胞全体,研 究人员就可以看到动物脑内细胞的全态。如果染料是与脑活动相关的,比如说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会大幅升高,采用特殊的钙离子染料,钙 浓度增加,荧光就增强;钙浓度降低,荧光就减弱,这样就可以检测细胞的反应强度。 结论延伸 解开脑功能成像之谜 星型胶质细胞的功能区和神经元的完全匹配,这样的精确有何意义?MIT教授聊起了以前的一个猜想,胶质细胞可能与血流相关。 研究人员立即联想到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现象:星型胶质细胞只在一个非常特定的麻醉水平以下才反应,而这个水平与我们多年来在进行血流相关的脑功能成像中总结出的“魔术阈值”完全一致。“星型胶质细胞反应时,脑功能成像的血流信号也强烈,反之亦然。” 此后,研究人员又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想:神经元精准的功能区与星型胶质细胞的功能区匹配,由星型胶质细胞来控制局部血管的扩张,以精准控制局部 血流的变化,从而为包括fMRI在内的脑功能成像提供信号来源。即使神经元反应正常,只要星型胶质细胞不反应,脑功能成像信号几乎完全消失。 俞洪波解释说,脑功能成像研究开始之初就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人们知道脑血流和功能相关,可不知道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比如脑的功能反应增强一倍, 脑血流是否也线性增强,这涉及到对成像研究的基本解释。过去多年来有很多解释,可矛盾重重。而星型胶质细胞的发现,则解开了脑功能成像的秘密,此时距离在 脑功能成像被广泛应用已经十多年。 对此,德国马普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在同期《科学》上发表的专题评论文章说:“单个星型胶质细胞独特的反应模式完全挑战了过去的学术观点。” 《科技评论》对这一结果则评价说:它可能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科学奥秘:为什么当代脑功能成像方法的基础———脑血流,与脑功能密切相关?

第五章[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间的运动并没有仁爱,心肠软所带来的区别,万物在相互作用的时候都是遵从同样规律的,并没有什么和草狗纸人不同的地方;圣人待人处事,同样不以仁爱为出发点,对待百姓人人平等,不因人而异。天地之间,万物的运动不正像风箱那样吗?看似空无一物却不能一直压缩下去,拉动得越猛烈,排出的风就越大。绞尽脑汁人为建立分别,只会引发更多更复杂的矛盾,总有黔驴技穷的一天,不如回到自然规律的中道,人人平等。 评论: 这一章秉承第二章的思路,着重解析人类行为学,人际关系学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关于“仁”的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基础就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白而言之,就是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要看人下菜单,对贴有不同人为标签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态度。例如孝,就是针对父母和长辈亲属,忠,就是针对君主上司。虽然道德经产生的时代早于儒学的成熟,但老子已经看穿这种不合乎道的趋势。道德经第五章尖锐地破解了所谓“仁”的迷雾。首先,它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否定的事实: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具备“仁”的特性的。自然规律,“道”,作用于万物,和作用于草狗纸人没有什么不同。同样,下一句是历史总结性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篇幅有限,并未言明是那些上古圣人的行为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但是比较封建社会的尊卑概念,以及现代社会的人人平等民主意识,显然“以百姓为刍狗”更加贴近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而以出身爵位定尊卑的“忠”的观念,就明显低了一个层次了。 下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则形象贴切地描述了物质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个从哲学上,揭示了物质的普遍联系。从科学上,阐述了空间非空以及作用的非孤立性的精辟陈述。随后指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与其去拼命建立和复杂化以人为的“仁”为基础的道德观,不如回到朴素的自然规律的,放弃这种人为区分三六九等的努力。这个“守中”,守的正是人人平等的中道。 评论: 这一章既不是贬低人类智慧,鼓吹愚民政策的说辞,更不是主张统治者采取轻贱人民利益的反人类言论。反之,这一章的思想超越了统治中国乃至世界两千年的社会尊卑秩序,破除君权神权父权带来的生而不平等直指人人平等才是真正符合“道”的道德观。这一章可谓是揭示民主观念的深层合理性的精辟谈论,可称为民主思想的总纲。

Can Republicans reign the White House for another four years?

卦象:困(坎下兑上)变为蛊(巽下艮上) The symbols: 011010 (lake over water) -> 100110 (mountain over wind)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这个卦象说明现任美国政府显现困乏之态,虽然没有办法马上走出困境,但最终不会有过尤。现政府说的话没有人相信,所以只好少说为妙。 The symbol of current says, that the US government ruled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has been in broad complex trouble.  Although there is no way to get out of the troubles, there is still no critical danger.  Nobody is still […]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并没有实质的存在,但它适用的范围却无穷无尽。它看起来空洞无物,却又似乎是万物所依存的根本所在。依据道德法则,万物的突变都失去了突然性,万物的纷繁都现出了内在的规律,万物的表征中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都调和为一体,万物和其环境的冲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它没有实体的存在,却又无法否定它的存在。我无法得知“道”是什么的产物,但是它显然起始于任何实体和意识之前。 评论: 这个乃是老子哲学观点的总纲。通过这一章,道德经声明了这样一种哲学观点,就是, 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是一种超越实体的存在,超越存在的存在,超越意识的存在。它规定了万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法则不是意识总结的产物,而是超越意识的存在。理论上,如果人们认识了相应的自然规律,那么所谓突变,事故,巧合就都有规律可循;所谓纷繁复杂就都有逻辑可解;所谓不同观点的多面性就可以找到其内在的一致性;所谓本体和环境的区别就可以联系在一起。这个,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种基本法则的存在,不是那种物质的存在。它没有具体的对应对象,所以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没有具体的对应对象,却无法否定它的存在,所以说“湛兮,似或存。”我们无法得知“道”是什么的产物,但却可以确信道的存在要早于任何实体和意识之前,所以说“象帝之先”。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老子第四章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本章给出了一个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即存在一种高于思维和物质存在的存在,即“道”,即“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存在“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无法寻觅其起源,但是却是早于和超越物质存在和思维存在的存在。在这个高度上,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都显得苍白无力,低了一个层次。在道德经的哲学高度上,既不是物质决定意识,也不是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道”规范了物质的运动,甚至“似万物之宗”,体现为万物依存的本原;“道”同样规范了意识认识的范围,乃是“可道,非常道”之道。 指出超越物质和意识之上的第三类存在,也是终极存在,“道”的存在,奠定了道德经哲学观的基调。这种哲学,超越唯物唯心这两种走极端的片面哲学,将对世界的观点和并为对“道”的认识和使用。这种超越的世界观,奠定了真正有意义的哲学的基调。 总结: 道德经的第四章,是真正有意义的哲学总纲。真正的哲学,看到了超越物质精神的第三存在,“道”的存在,才是物质和精神的本原。物质以道为规则运动,才体现物质的存在。精神认识道的“可道”,才体现精神的存在。在这个哲学高度下,所谓唯物唯心的争论显得非常渺小和无意义。 道德经前四章,乃是其总纲部分。涵盖科学,个体行为学,管理学,和哲学的基础框架。在这个基础上,以下的道德经章节将讨论比较具体的学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