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home page hijacker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Computer Tips, Work related

Check C:\Documents and Settings\Your User\Application Data\Mozilla\Firefox\Profiles\Your Profile.default\user.js

Hijacked page may appear there.

[转帖]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担当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不是从欧洲每年进口1000亿美元的商品,不是入世10年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也不是对欧洲的投资超过欧洲对中国的投资,不是减免了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多少债务和提供了少援助,而是中国走出了了一种新的而且是十分成功的模式。这也难怪《纽约时报》着名的专栏作家托巴斯·弗里德曼不无忧心地感叹:我很不愿意地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三个事实判断,就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近代以来的纵坐标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由一个“中央帝国”被带入强雄林立的国际体系。不管是满清还是随后的中华民国,尽管努力不止、代价不休,却都无法适应历史、回应历史,从而将中国带出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国家和民族都沦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据中国当代国际法专家王铁崖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涉及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势力范围林林总总,将中国层层锁定,成为全球大小国家任意欺凌的对象。19世纪美国外交官、精通中国事务的何天爵曾愤怒地指出:“现代的万里长城主要是由鸦片箱构筑起来的”。

中国彼时的国运正如台湾着名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所叹息的:“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在世界新老列强瓜分中国达到高潮时,竟然出现了人类文明史前所未有的荒唐现象:日本要求中国保证福建省不割让他国,法国要求清政府保证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以及海南岛不割让他国,德国要求保证山东省不割让他国。而这些列强瓜分时连最起码的外交程序也没有,直接派军舰占领,声称有租借的必要,就万事大吉;英国先是强迫中国向它借钱,当日本收到清政府以此借款支付的战争赔款而撤出威海卫时,英军就开进了。所有这一切,清政府都不得不全盘接受。

这样的国家,其国民在世界上自然也备受歧视。美国政府允许日本留学生攻读军校,却不给中国学生同等待遇。中方交涉,美国国务院竟回函称“美国大学没有你们中国学生立足之地”。1882年美国通过的排华法案,更使华人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被国会和联邦政府立法排挤和禁止移民的民族。

尽管清政府如此不堪,相对而言,它毕竟对内还能勉强维持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对外则还能保持一个国家形式上的主权独立,而且战争结束和内乱平定之后还能有短暂的和平与喘息时机。到了所谓的“亚洲第一共和国”亦即中华民国时期,则连这一点能力都丧失殆尽,甚至西方列强即使想签订不平等条约也不知道要和哪一个政府打交道了,百姓则是在接连不断的内战、外战和灾荒中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残喘苟延。

中华民国时代是一个既没有带给中国独立,也没有带来统一,更没有带来富强与尊严的时代。在其短短的37年间,经济陷入破产,军阀混战,大规模的内战,外敌入侵,国土分裂,从上到下的完全腐败,等到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中国几乎到了“蛮荒亡国”的地步:人均寿命不足35 岁,文盲高达80%。中国几千年唯一一次落后于印度就在此时。清末中国面临的三大挑战:极端的贫困和积弱不振、列强环伺的生存危机、国家的分裂和军队的军阀化,中华民国不但一个挑战都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在民国初年,中国有三条道路选择。一是旧体制内的新人物袁世凯选择走向帝制。二是代表体制外民间力量的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 三是孙中山主张继续革命。然而,一番博弈下来,袁世凯固然称帝失败,横死而身败名裂。梁启超心仪的开明专制——君主立宪也同样没有实现。至于一向主张革命的孙中山,也仍然一败涂地,抱憾离世。中华民国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所有博弈者全盘皆输的历史阶段:帝制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共和的胜利,而是无一胜者,从而使中国陷入绝境和死路。《剑桥中华民国史》总结道:“自由主义政治和独裁——似乎彼此促成了各自的灭亡”。

对民国,当时记者黄远庸(笔名远生,有“民国第一名记”之称)曾有如下评论:“一国受人欺凌至此,吾人真乃生不如死。” 中华民国时期最着名的商人、身体力行实业救国的张謇(他曾被票选为民众“最敬仰人物”)1926年临死有如下遗言:“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即使成为一战、二战战胜国时也依然没有多少改变。一战后,中国代表团去参加巴黎和会,欲向法国总理颁发大总统勋章,却被一口回绝,最后什么权宜也没有争回。二战后,同盟国英美苏仍然侵害中国的主权,三国均在中国有军事力量存在,享有治外法权。

蒋介石时期的中华民国究竟如何,不妨听听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口述自传》中打破外交惯例直言不讳的评论:

“蒋军从来不是良好的部队。我们把大约30.5亿元的军事装备,送给了这些所谓自由中国人士,结果,从北京到南京的战线上,蒋介石约五百万军队,却败给了共军,共产党拿了这些军事装备,把蒋和他的手下,扫出中国大陆。说实话,他一直都不是个东西。他们曾要求我派出数百万美国部队去拯救他,被我一口回绝。蒋介石实在无可救药,他们的腐败是与生俱来的,我决心不虚耗哪怕是一个美国人的生命去挽救他。我不在乎他们怎么说。他们继续嘲骂与控诉,说我对共产主义软化,又说我庸碌无知,但我不会屈服于这些指责。对于蒋和他的一伙人,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看法,这群混蛋一个个都该关进牢狱里。”

真正改变中国积弱积贫,一举消除了自曾国藩时代起就困厄国人的兵随将有的军阀化倾向,完全摆脱了国际强权势力对中国事务的干涉,重建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还是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从1840年算起,中国完成这上述任务用了100年。

二、六十年一甲子的横坐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现在已过一个甲子。纵向比,用台湾李敖大师的结论就是:今天的中国早就超越汉、唐。那么横向呢?我们不妨先从亚洲两大强国日本和印度说起。

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工业化,是世界五强之一。

这也是它在二战期间能够同时挑战美国、英国、中国以及俄罗斯等世界大国的原因。二战它虽然是战败国,但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仍在。而且它在美国的军事占领和保护之下,享有巨大的和平红利。由于冷战的因素,得到了美国单方面的贸易优惠。60年间,它没有发生过战争、内乱,没有走过任何弯路。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20年后的今天,它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全球第一,高达225%——其政府预算中的一半要靠借债!2012年经济再度出现负增长,国民储蓄率(家庭储蓄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竟然连续5年仅为一向没有储蓄传统的美国的一半!与经济失去的20年相对应的,则是日本政治上混乱的20年。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了7任首相、9个内阁——这其中还发生了6次内阁改组。这期间最短命的羽田内阁仅存在了两个月零两天。21世纪头12年,更出现8个首相,11个内阁——这其中还有10次内阁改组。最短命的小泉第三内阁仅维持了一个月零十天(另一个短命的森喜朗内阁仅持续了三个月),实际已经丧失了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鸠山上台后竟然异想天开地“疏美亲中”、 2011年日本发生百年一遇地震和海啸,时任首相的菅直人虽然无能还亲自指挥,结果导致核电站爆炸而在下台后被检方起诉!灾难过去几个月了,灾民还得不到安置,处于生活无着的状态。野田佳彦上台后竟然在主权问题上向中国挑衅(国有化钓鱼岛)。一个经济上20年无法摆脱困境、政治上20年持续混乱的制度,算是一种什么制度呢?

印度1947年独立建国,被认为接收了其殖民时代宗主国英国留下的民主、法治、行政体系以及流行全球的英语等优势资产。虽然前30年,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短暂的中印战争、全国性动乱引发的长达一年半(19个月)之久的全国戒严,但总体上来讲,其弯路要比中国小得多。尽管如此,1976年“文革”结束时,中国整体上仍然略优于印度(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落后于印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印度和中国的差距迅速拉大。据印度媒体分析,经济发展上,它比中国落后10年,社会发展上,则落后30年。印度今天的GDP为1.8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贫穷人口比例,印度也相当于2002年时的中国水平。城市人口水平,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95年时的水平。在改善卫生条件上,中国领先印度17年。儿童死亡率,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以前的水平。世界还记得,2012年7月31日,印度发生了11年来最严重的断电事故,全国超过一半地区、约6.2亿人无电可用,受影响人数超过欧盟国家人口总和、美国人口的两倍。这不仅是印度10余年来最严重、也是全球历来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此时世人也才知道原来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竟然有1/3的家庭所获得的电力供应,还不足以点亮一个灯泡。

尽管印度拥有全球最多的耕地,但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2011年全球饥饿指数(2011 Global Hunger Index)显示,印度在81个国家中排名第67位(中国是第4位)——后33位被指饥饿是最主要的威胁,有两亿人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是世界上饥饿人数最多的国家。(全球饥饿指数根据一个国家营养不良人口的百分比,五岁以下体重过轻儿童的比例以及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等指标来衡量饥饿程度。)2012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将印度的营养不良问题称为国家的耻辱,因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有42%的儿童体重过轻。

日本和印度,还有一个共性,即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发表的2012年全球性别报告,日本和印度男女不平等程度在135个国家中分别名列第101名和105名,远远低于众多非洲国家、中东国家。中国是第69名,名列亚洲最佳五强行列(该指数都分列各洲前五名国家),优于欧洲的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和匈牙利等国。

最近,印度首都新德里一起强奸案引发全国愤怒和抗议浪潮,就是对女性长期所受歧视不满的总爆发。根据路透社的调查,对女性而言,印度是全球危险程度第四高的国家,比索马里还要糟,略好于战乱不断的阿富汗。新德里更是以“强奸之都”而恶名远扬。印度除了严重的男女不平等,还有更触目惊心的种姓制度。目前印度低种姓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群体遭遇到全方位的歧视,再加上广大受歧视的妇女,这等于是说在印度,绝大多数公民是二等公民 。

虽然日本和印度一个号称亚洲最发达的民主国家,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一个没有平等或者严重存在不平等的社会,是一个好的制度吗?

再来看看美国。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却陷入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5年间搞了四轮量化宽松却于事无补,其债务却已经高达16万亿——奥巴马上任时还只是10万亿,他竞选时声称第一个任期要减少一半至5万亿,结果却是不减反增。今天的美国每花出1美元,其中的45美分就来自借债。经济危机中,许多中小城市宣布破产。如果不是宪法规定州政府无权破产,许多资不抵债的州也早踏上破产的境地。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设有债务上限的国家之一,但其债务上限自1960年以来,已经提高了78次,平均一年接近两次。债务上限的作用早就形同虚设。

如果以冷战后20年来看,美国先是搞出互联网泡沫,后又搞出房地产泡沫,最后以次贷危机为标志,出现大崩盘。对外则战略性错误地发动一场又一场战争,将其软硬实力无谓地大量消耗。

从国家进步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内外战略显然都出了严重的问题,和同时期中国抓住每一个机会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面前,美国正在丢失一个个桂冠: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超越英国后,100多年来第一次被另一个国家反超)、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国、专利申请全球第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00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经达到50%!

对于美国的制度,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倒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一席话,颇令人寻味。卡特2012年年末参加“三亚财经国际论坛”表示,他本人很讨厌攻击中国的言论,但很不幸,这就是美国政治生活运转的一部分,幸好选举结束后,这些言论会自动消失。

和卡特只谈现象不同,美国也有人开始把矛头指向美国民主制度本身。保守派评论家大卫·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有如下的评论:现在大家把民主奉为神圣的信条,殊不知建国之父很少谈民主,他们是以共和的原则来建构国家。民主与共和的一大区别在于,民主相信多数人,共和则对人性高度不信任,要设计一套制度来抑制变幻不定的人性所可能带来的破坏力。

和强调自由企业法则的美国不同,欧洲则是以福利制度为基础的庞大官僚体系、持续升高的收入再分配制度(税收)和政府控制企业为特征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同样不可持续。今天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重的希腊,失业率高达25%,青年人失业率高达60%,百姓生活整体倒退10多年,许多孩子被父母抛弃至学校、幼儿园、政府机关。

希腊原本是欧洲自杀率最低的国家,希腊东正教更拒绝为自杀者举行葬礼。根据希腊卫生部报告,2011年上半年的自杀率与2010年同期相比暴增40%,甚至发生了在雅典宪法广场举枪自尽、带着90岁老母亲一起跳楼的骇人案例。

西方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挑战面前,既没有出现指点迷津的思想大师,提不出指向性强、思路清晰的改革路线图,也没有出现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夫人那样的政治领袖,以推进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社会依然处于混沌、迷茫、束手无策的境地,其精英的制度自信心迅速下降。

中国崛起过程中,西方一直都在质疑中国模式能否持续。应该说,谁都不是预言家,中国模式未来是否能够持续只能由历史来验证。但历史(这场危机)已经告诉我们,欧美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进行重大、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否则将很难渡过难关。

类似于今天西方经济危机的考验,自中国崛起以来已经几乎成为常态。上世纪80年代,是拉美经济危机,90年代先是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再是东南亚经济危机和俄罗斯经济危机。 但中国大陆不但没有发生类似的危机,而且顶住了各种危机的冲击,进而又不得不担负起克服危机的区域或全球性责任。今天的中国,被称为金砖国家,但在五大金砖国家中,中国GDP的总量是其他四国总和的两倍还要多(广东一省GDP2008年就超过南非,和荷兰不相上下),全球竞争力更是以名列第29位而远远把另外四国抛在身后(巴西排名第48,南非排名第52,印度排名第59,俄罗斯排名第67)。反腐败问题,中国在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中,也是表现最好的。根据透明国际2011年排名:巴西73位,中国75位,印度95位,印尼100位,墨西哥100位,孟加拉国120位,巴基斯坦134位,尼日利亚143位,俄罗斯143位。

三、中国制度模式的特点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当回顾历史,环顾全球,只要尊重客观事实,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的制度不仅是100多年来中国最成功的制度,也是60年总体看来全球表现最佳的制度。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中国的制度模式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时代需求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着******,在权力传接、监督和制约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这种特色,与目前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和激发革命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对比,便一目了然:西方是定期的换人换党,中国是定期的换人但不换党,阿拉伯社会既不换人也不换党。从目前看,中国的模式表现最佳。原因在于,一个制度要想良好运转,不仅要做到灵活性,还要做到延续性。西方的制度模式有灵活性,但缺乏延续性,往往随着新政府的建立而出现大幅度的改变。阿拉伯世界有连续性,但缺乏灵活性,最后制度走向僵化。如果说中国的政改是未雨绸缪,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则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国今天的制度是在其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长期、内生性演变的结果。以领导权力的更替为例。中国最高权力的更替一方面具有传统的“禅让”色彩,但又打破古代“禅 让”终身制的局限,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全国选拔、长期培养、年龄限制、定期更替。这其中“一党领导、全国选拔、长期培养”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年龄限制”则是中国独创,“定期更替”则是对西方的借鉴。这种模式基本综合了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制度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一党领导,可以避免委托代理风险、制订长期的发展战略,全国选拔和长期的培养可以在产生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可以避免民主制度的政治平庸化,定期更替则可以带来新的血液,更避免政治强人的出现。

最后,不妨借用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一段话作为中国复兴的注脚。他在2008年7月参加中国经济变革3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说:“过去30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以外的人对此并不十分了解,但我们都清楚中国的变化,对全人类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中国的奋斗是全人类的奋斗。”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担当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不是从欧洲每年进口1000亿美元的商品,不是入世10年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也不是对欧洲的投资超过欧洲对中国的投资,不是减免了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多少债务和提供了少援助,而是中国走出了了一种新的而且是十分成功的模式。这也难怪《纽约时报》着名的专栏作家托巴斯·弗里德曼不无忧心地感叹:我很不愿意地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显然,当西方精英开始失去自信的时候,中国正迎来自己的自信时代。

中国M2高企的真相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最近关于中国M2全球登顶,危机论,堰塞湖论甚嚣尘上,仿佛这些钱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开印钞机印的,都是某党掠夺小民血汗钱的工具。仿佛中国银行明天就要倒闭,物价眼看就要飞涨…

真是这么回事么?下面看看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分析:

美国三大股市总市值20万亿美元,当前国债余额16.45万亿美元,美国当前M2约10.4万亿美元。总额46.85万亿美元,是其GDP,15.8万亿美元的2.97倍。
美国M1约为2.2万亿美元,约是其GDP的14%
中国沪深股市总市值194982亿人民币,合3.12万亿美元。当前国债余额13.42万亿人民币,合2.15万亿美元。中国当前M2约97.42万亿人民币,合15.62万亿美元。总额合20.9万亿美元,是中国2012年GDP519322亿人民币,合8.33万亿美元,的2.51倍。
中国M1约为30.87万亿人民币,合4.95万亿美元,约是其GDP的59.4%

可见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并不出格。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的广义货币中,M1和M2货币比例远高于美国,而以资本和国债形式出现的广义货币比例远低于美国。

这其实是很合理的经济现象。

在美国经济中,因为信用卡的大量使用,大量零售和付账交易不依赖现金和支票,导致美国M1需求在经济活动中的比例较低。这个没什么问题吧?

经济活动所依据的总财力,表现在股票市值,加上债务投入,加上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表现为M2-M1的一个比例。这个也没问题吧?这样算美国的GDP产出率是固定资产和流动投资总额的35.4%,中国的GDP产出率是固定资产和流动投资总额的52.2%。这个计算美国资本股份化率高于中国,这两个比率也在一致的范围内。

所以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中美两国GDP对商业贷款,粗略就是M2-M1,的依存度,(M2-M1)/GDP,美国51.9%,中国128%,中国远高于美国。

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在美国,农工商业通过直接投资,就是发行股票,或者私募基金,比中国容易。而在中国,农工商业获取同样的投资,申请银行贷款,比发行股票或者私募基金容易。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股市和私募基金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人民对股市和私募基金难以信任,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股市和私募基金监管缺失,散户投资收益难以保障,风险过大。第三说明在中国公有制基础上,国有银行存款信誉爆棚,尽管收益低但是没有风险,是民间资金避险的最后避难所。

中国的M2过高,被指责为“货币超发”实际上是用词不当。这些货币根本不是国家或者人民银行“发行”的,而更多的是人民和企业劳动创造中积攒的。这个钱全世界都在积攒,只是中国人更倾向于将其存进银行,而美国人和西方人倾向于将其投入股市或者私募基金。

从宏观对经济的投入产出比而言,两种模式并无本质效率差异,表观效率中国还要高一些。但是中国现行的模式,除政府直接投资外,国有银行承担了经济发展77%的风险,股市和私募基金仅仅承担23%,而美国,私有大银行承担了经济发展29%的风险,而股市和私募基金承担71%。这个也从另一方面表现着两国公有制为主体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差别。

仅仅从购买力波动方面看,中国庞大的M2并不直接构成通货膨胀动因。因为中国银行系统背后的国家信用使得人民缺乏挤兑动力。M2中定期存款的流动性远低于美国银行系统中定期存款的流动性。

透过这种迷雾,一切就清楚了。当前甚嚣尘上的炒作中国M2过高无外乎两种动因。内因方面,中国政府要为开放私募基金市场,以及推动股市发展做舆论铺垫。外因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的苍蝇因为找不到中国这枚美味大蛋的缝隙,已经急得团团转了。因此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唱衰中国。这个恰恰是中国出于自身需要露出的一个并非破绽的破绽,引得苍蝇嗡嗡叫就非常自然了。

引用主席的诗词,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大家还是少安毋躁,静下心来坐看苍蝇碰壁吧。同时,有些闲钱的,不妨研究几支股票,做些长线投资,加入中国股份化完善,私募基金开放的大潮,多赚两个钱。呵呵。

中国:不结盟七利锻金

By: | Comments: 3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首先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争霸全球么?是要抢发达国家的饭碗么?是要打倒资本主义么?如果是的话,和希特勒或者裕仁天皇或者前苏联一样寻求军事结盟,确实是不得不走的道路。因为所有这些目标,归根结底都是零和甚至负和游戏,你死我活,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可是,中国发展的目的根本不在这里。不是不想在这里,而是认清了这将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坐以待毙。现代军事手段,特别是核武器的存在,已经赋予相当多国家反戈一击给侵略者沉重打击的能力。中国如果走上这条道路,即便能够一直保持有效军事恐怖平衡,最佳的结局也将是随着能源资源的耗尽,双方铤而走险,全人类共同毁灭。

中国发展的目的因此只能建立在在非进攻性国防的基础上,团结更多的国家共同发展,做出一条正和的新路。这条道路的基础就是,以外贸为先锋,以人员和文化交流为主体,以独立自主的有限有效军事手段为后盾,将更多的国家拉进以中国为枢纽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道路。在这个基础上,积攒力量开拓宇宙,拓展地球资源能源危机后的人类领域。

这条道路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取信于人,让那些和中国建立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不怀疑中国的动机是吞并它或者榨干它。而这一点的基础就是不存在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或者以中国为核心力量的全球军事力量投送同盟,可以随时以压倒优势将疑虑中的小国碾碎。中国不会因为一个公民在某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给那个国家带去灭国之祸。这就注定了中国只能实行不军事结盟的外交总路线。

但即便如此,中国的所有直接邻国,无论由于历史原因还是现时的利益驱动,面对中国国防不可或缺的军事力量,无不感到泰山压顶般沉重。即便中国不结盟,他们仍旧会感到灭国之祸近在眼前。看到那些远离中国的国家因为中国军事投送能力不足,而能以平起平坐的姿态在和中国的商业文化交往中获利,他们寻求和其他军事大国结盟寻找安全感和对等地位的动力其实是中国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多数人只看到很多国家在美国的支持下狐假虎威和中国叫板,似乎中国已经被敌对势力包围,举步维艰。但是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这种虚幻的包围圈中镇定自若,举重若轻,挥斥方遒。为什么?因为这种包围圈的存在,对中国是一举七得的大好局面。这决不是阿 Q精神,自欺欺人,而是确凿存在的事实。

第一个大好局面–战略缓冲,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确立了最担心中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和中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区。这个世界进入中美军事对决的死局的危险大大下降。这个大大降低了中国最低军备水平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美国确保其军事优势所需的最低军备的需求。从而事实上避免了这个世界从美苏军备竞赛的冷战走向中美军备竞赛的冷战僵局。后者对世界的危险程度显然甚于前者,因为世界能源资源短缺的加剧。

第二个大好局面–韬光养晦,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有效降低了中国所保持的自保必备兵力对直接邻国的军事威胁。这个首先表现在中国60余年无行动收复台湾。其次表现在对印对越战争的有限性。现今表现在中国乐于和所有具备陆地边界的国家和平公平解决各邻国被殖民统治时期形成的和中国的边界领土纠纷。这个客观上降低了邻国在中国陆地边界囤积重兵的需求和欲望,让他们觉得有美帝做后盾,就算不花钱买重兵器,也可以吓阻中国。所以,一艘基洛,十架Su-30,两三个美国退役驱逐舰,十几二十套爱国者,只要能撑个96小时,到美国航母舰队来援,他们的国防就够了。不必和小金一样搞先军政治。反之如果中国选择军事结盟,为了履行么盟约,必然大大加强远程兵力投放能力。如果逼得这个盟的边界上的国家如果不搞被朝鲜一样的先军政策就睡不着觉,那才是中国国防的噩梦。单一个朝鲜就可以保持百万大军。到时候中国的军事同盟边界上陈列2000万大军,你谋求对等军力是累死,不谋求对等军力会吓死。比现在菲律宾越南印度拿寥寥可数的军备玩具对中国白鹤亮翅,可不知要危险多少倍。

第三个大好局面–以逸待劳,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迫使包围圈的主使者,无论你说是美国也好,说是北约也好,不得不花费不菲的精力和财力去安抚那大群的“会哭的孩子”。想想中国“输出革命”那年头,花了多少钱赔了多少笑脸去喂养安抚那些白眼狼。越南,阿尔巴尼亚,还有大帮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自从中国“不结盟”了,这些“会哭的孩子”管美国叫“亲爸爸”,难道会是无偿的?结果就是,中国天天免费看他们跳大神,美国掏钱买票。这个何乐而不为呢?撂挑子,捅漏子,天桥把式,耍来耍去,美国北约只好小糖糖小钱钱细水长流–不敢多给啊。谁知哪天就成了白眼狼。所以猴子还是猴子,成不了大猩猩。你说是防卫一群猴子小丑容易,还是防卫一帮武装到牙齿的仇敌容易?何况这个局面完全不需要中国掏钱。

第四个大好局面–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国未来称霸的恐惧。但是对未来的恐惧毕竟比不上对现在的利益。因此美国和北约为了维护他们构筑的对华包围圈,他们必须对这些国家摈弃霸权思路。但是如果完全给予他们平等盟国地位,则是自毁自己已经维持60多年的二战后的世界霸权格局。所以只能给予他们更加“宠溺”的不平等地位。结果,日本,韩国,成了“会哭的孩子”,印度,越南,菲律宾,蒙古,等等,有样学样,都想有白给的小糖糖小钱钱,美国干爹的日子不好过啊。美国财政紧缩,发糖的时候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可他敢不发么?哪个国家真同意中国给免费修上10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两个港口修一条运河,还可能有美国的事么?这明显是退一步就一溃千里的局面。所以脸明明肿了,腆着脸和中国借钱,小钱钱小糖糖还是得发。反过来,如果我们走结盟道路,俺就得一同扮圣诞老人了。何苦来哉。

第五个大好局面–暗渡陈仓,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的道义基础是防止中国破坏世界经济秩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已经使这个世界无法离开庞大的海上运输。小小一个索马里海盗就会对世界航运造成威胁。美国和北约既然充当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那么就必须对这些“次要挑战”做出有效反应。而反应的结果是作为世界外贸重要节点中国同样受益。中国做出一副缩在包围圈内的姿态,你英美海军就不可避免地为中国商船保驾护航。你撑不住,咱中国免费来帮忙,你总不能反对吧?所以护航舰队明摆着是远洋训练,谁都没法说什么。反之,如果中国也建立军事同盟,明摆着和北约唱对台戏。那么他们就可以放任海盗袭击你的商船,对你的微弱的护航舰队贴身紧逼。岂不死翘翘?

第六个大好局面–扬长避短远交近攻,就是这种包围圈的存在将中国的直接潜在敌国限制在中国的周边这些弱小,对中国强大有心理障碍,又被中国充分了解渗透的国家中。中国强大的陆军和近程军事投送能力又有效遏制了他们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这样反而置之险地而能安。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威胁,又能充分降低非包围圈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敌意,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更多朋友。暗合兵法。反之,如果走军事同盟道路,将势必逼迫世界上所有国家选边站。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无论出于政治体制,还是出于人种和宗教,被迫选边站的结果肯定不利于中国。这必然是捡芝麻丢西瓜,走上希特勒灭亡老路的做法。

第七个大好局面–以我为主,就是这种不结盟的地位将中国被冒进的盟国拖入战争的风险降低为零。上合组织各国无一不和某个国家存在中国无缘置椽却无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更为要命的是,这种矛盾面对的不是一个他们不敢招惹的超级大国。同时中国对他们任何一国没有生杀予夺的能力和需求。因此一旦和他们军事结盟,万一他们以此为心理后盾进行军事冒险,中国不管则信誉扫地。管则陷入泥潭。丧失主动权。

因此,总而言之,不结盟,中国有七胜,结盟,中国有七败。何去何从,还需要讨论吗?

当然,任由针对中国的包围圈的形成,并非100%符合中国利益。最大的危险就是,一旦有多于一个小对中国同时进行军事冒险,中国有可能相当被动。但是中国并非对此无动于衷。中国一直在采取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外交政策,就是”默许连横,破坏合纵”。你们可以随意和美国北约结盟,中国乐观其成。但是我绝不把你们视做一个同盟内的整体。你越南菲律宾和中国有海岛争端,一个个和我单独来谈。这个绝不国际化,绝不在东盟平台上谈。钓鱼岛,仅仅在中日平台上谈,绝不在联合国平台上谈。这样一来,加入包围圈的各国互相猜忌,甚至如菲越般,或者韩日般,自相争斗起来,中国就轻松了。反华包围圈自身力量对消不少,中国在很多时候,看哈哈笑就是了。反而美国要折冲樽俎,四处协调,费力费钱,还治标不治本。

第二个危险就是,中国的半盟国,特别是俄罗斯,从中国这里得不到他想要的国际影响力和安全保障,就始终存在反戈一击和出于挤兑中国和张显自己存在的目的武装那些中国的包围圈国家。这个危险实际上是虚幻的。第一,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没有边界争端。俄罗斯靠远东的不足700万人口,维持和中国东北的超一亿人口的平衡,加上只有中国1/3的GDP,已经是难能可贵。和中国启衅的概率非常小。俄罗斯武装包围中国的国家中国可以说是求之不得。因为这些小国的军事购买力就在那里放着。俄罗斯不是他们的盟国,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不会降价大甩卖。这样武器多样化反而降低这些国家的维护水平。同时中国对俄制武器系统比较熟悉,用中国改进版对付那些小国进口的猴版,比对付不熟悉的欧制武器更加轻松放心。表示没有压力。反而,俄罗斯的介入事实上削弱了他们对美国的依赖和忠心,事实上帮助了中国。

第三个危险就是,没有一纸盟约,一旦中国陷入军事危机,俄罗斯落井下石。但是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到那时候盟约也限制不了俄罗斯落井下石,何必为这种不着调的虚假安全感买单呢?

七利利利落在实处,三害害害似实而虚。中国采取不军事结盟的政策,难道还值得非议么?

Death Board in Obama Care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Backup of Internet Posts

http://dianevann.authorsxpress.com/2012/09/20/from-my-email-yesterday-obama-care-per-emory-atlanta/
You’d read this: really freaking:

I was talking last night (Sunday) with my son-in-law’s brother who is a Neurosurgeon at Emory Hospital in Atlanta, which, if you are not familiar with it, ranks up there with the finest hospitals in the country.

A group of non-doctors, from ‘our’ (????) country’s Department of Health arrived last week at Emory for a two day session…and is on their rounds around the country to make sure every hospital fully understands the new rules (which start in December (after the elections) concerning treating all patients over 70 years of age.

You heard of the death squads early on after Obamacare was passed and many people claimed it was not true and that people were misquoting what was in the bill. Well if you believed this you are wrong. DEAD WRONG!

This group informed the staff Emory and all the doctors present that they will very soon not be allowed to operate on anyone over 70 (no matter how urgent or life threatening the situation is), without first having it approved by a board of eight doctors. Failure to comply will result in a huge financial burden to the hospital and more than likely the doctor will lose his/her ability to practice medicine anywhere in the country.

This board is to be established at every hospital in the country and the board members will only work eight hours a day. We will discuss this a little later on as the DOH group almost got lynched at this point by the doctors who were present.

This board of doctors will not be made up of active doctors. All the doctors must be retired – and may even be retired up to 30 or 40 years. Further, Obamacare sees no need or requirement for them to be skilled in surgery. Another very vocal argument broke out here as these doctors likely may not even be aware of what advancements have taken place
in surgery over the last 5-10 years nor what is going today as well. Also,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a doctor can serve on these boards. For example, Individuals with skills only in pediatrics, podiatry, dermatology, etc., may be making decisions as to whether a brain operation is required or not.

The point that got the Emery doctors so upset originally was that the “Death Board” will be available on 8 hours during the day. And once their 8 hour shift is up, they may have to wait 16 hours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and another hour or two or three to get a decision and permission to operate.

But they daily have cases in which it is crucial to operate within 30 minutes.

The staff at Emory Hospital will be coordinating with other hospitals and together they will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bring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is portion of Obamacare.

When the question was raised from the floor by a young doctor as to whether doctors had to get permission to operate on congressmen and/or future members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who would later be over 70, the answer was, “Of course not!”

When the same young doctor asked, “Why not.” They refused to answer.

钓鱼岛的太极推手高啊,大家都没看出来吗?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Opinions, 中文, 网文备份

先看图:这个是中国公布的钓鱼群岛领海基线。
[img]http://img5.itiexue.net/1549/15498557.jpg[/img]
这个是日本认为的Senkaku Islands领海范围。
[img]http://img6.itiexue.net/1549/15498558.jpg[/img]

这里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日本划出的领海范围是以三组小岛的陆地边界为领海基线,领海基线内的“内水”部分接近于零。
其中日本认定的“领土加内水”面积也就是钓鱼群岛的陆地面积:6.8平方公里。

而中国公布的领海基线是围绕三组小岛的一个三角形。其中除含有6.8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之外,还含有约160平方公里的“内水”。

这样一来,虽然中国无一个官员,警察,士兵登上任何一个包含在那6.8平方公里内的岛屿陆地,中国的官员,警察,军舰却
切切实实地在那160平方公里的“内水”内施行有效管理。同时,中日双方在那6.8平方公里陆地上均没有经济活动,中国渔民
却切切实实在那160平方公里的“内水”内捕鱼,受到中国海监和渔政保护下捕鱼。

这样中国就改变了游戏规则,“登岛”在中国政府的字典上就不再是一个钓鱼群岛的实际控制权的判据性因素。日本只要无法将中国
公务船“驱离”这160平方公里“内水”,在中国看来中国就拥有和日本“对等”的实际控制行为。这个不但回避了在登岛方面的
劣势,也绕开了可能因登岛造成的局势激化以及和台湾之间的烂账。

反之,从日本方面,跟进不跟进就成了一个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死结。如果跟进,改变自己的Senkaku Islands领海基线,那么
在主张时效上就落了中国下风,而且坐实“和中国存在主权争议”的证据。如果不跟进,对于中国在中国单方面宣布的“内水”内
执行公务的政府船只,就只能采取一贯的“随行,喊话”的既有做法,如果扣船或者抓人,就是单方面没有法理依据地升级事态,
从而失去国际舆论支持。

日本政府购岛,以国内法的形式法理加强对钓鱼群岛的管制。中国如何反制?如果官方登岛,或者纵容民间登岛,就是单方面
以国与国冲突的形式升级事态,舆论上就亏了理。如果照猫画虎,也找一个岛主买,显然斧凿过于明显,落了下风。如果仅仅
口头抗议,显然色厉内荏,大输特输。如果动武强取,中国并无必胜把握。那么怎样才能反败为胜呢?划出包含160平方公里“内水”
的领海基线,无疑是上上高招。不但立即大幅提高对钓鱼群岛及其内水的实际管控份额,而且不需要改变对水域的既成管控模式。
同时导致日本进退失据,从小胜到大败。

这样球就踢到了日本手里。如想扳回影响,势必暴力驱逐日本宣布的“领海”内的中国官方船只。

但是它敢这样做吗?日本赖以猖狂的最终依仗,就是“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美国多次强调这一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但是
如何适用,条约说得明白,就是日本在未先动手的前提下受到军事攻击。而现在的现实是,中国无需对钓鱼群岛区域的日本官
方力量进行任何先发制人的打击,就已经取得大量优势。而如果日本“先发制人”,对中国官方船只进行武力打击,而中国还手,
则美国根据条约没有任何义务替日本收拾烂摊子。而中国对付没有美国后盾的日本没有任何压力。所以中国军方敢于宣布,如果
日本自卫队对中国公务船开火,就意味战争。因为这种战争法理上美国没有义务支持日本。

这样一来,日本最终还是不得不看清形势,先倨后恭,最后和中国不了了之。而此间中国巧招连打带消,将日本的“实际控制说”
变成一个国际笑话。

此举虽然距离大家收回钓鱼群岛的期望尚远,却一举扭转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上的尴尬和劣势。

这一招为什么现在才使?因为数年前中国在钓鱼岛12海里内还没有任何公务存在。正是过去数年中国不动声色地持续增加代钓鱼岛
12海里内公务活动,而日本没人看出这招高棋。中国持续打压民间保钓,并且对日本议员警察登岛反应迟钝疲软,又麻痹了日本
政府,认为掌握了单方面的偶然登岛权就在实际控制权上稳持先手,高枕无忧。中国才得以一招出手,局面翻转。日本如果不盲目
购岛,中国主动出这个大招就进攻性过于明显,反而做作,效果不好。日本盲目强硬购岛,中国小媳妇装够了,大招一发,举世惊艳,
自然天成。反之,如果日本不忙于购岛,迟早会想到这个关窍。如果趁中国航母成军等借口,先于中国使出来,中国就坐蜡了。

日本下一步,如果不想先出手动武,唯一的“高招”就是建立陆基经济活动,例如建造码头之类。但是针对这个,中国另有后招,
天机不可泄露,呵呵。如果日本想到中国有什么后招,最好就此罢手,不要玩建码头什么的。否则,日本就满盘皆输了。

中美高层都不愿意点破的秘密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http://bbs.tiexue.net/post_6150394_1.html
一直以来包括中外媒体,在笔者所能接触的范围之内,好像没有一家说的清楚为什么美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只是泛泛而谈是美国长期的低利率造成的恶果,至于美国为什么长期实行低利率,却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最可笑的是台湾一位相当知名的所谓的经济学家说美联储的那帮人都是白痴,所以实行了低利率的市场政策。今天笔者来揭开这些个“白痴”是如何剥削世界并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笔者看来是美国一手主导的所谓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及美国这个帝国的贪婪造成的!这样说可能太抽象,笔者就尽可能的简化描述出美国经济危机形成的流程及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前提就是现存的美元霸权是美国国家的最高利益,它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美国可以通过印钱来支付任何费用(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后面会说到),所以美国就凭着这个特权,建立在全球最强的军队,最强的媒体,最强的科技能力,最强的经济实力…………。尤其美元霸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建立世界上的会计结算标准,信用评级标准和唯一能够控制和监督美元的流向(这一条很重要,它意味着美国可以运用这些条件,以金融的手段定向冲击某个国家或某个经济体。)
既然美元给美国带来这么多利益,美国当然不愿意放弃美元霸权,美国不惜一切手段的打压欧元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可以这样说,任何可能威胁到美元霸权的国家或者地区都是美国严厉的打击对象。
好了,这个前提说清楚了,我们就来描绘为什么美国坚持不合理的美元霸权是如何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的。通过下面的描述大家能很清楚的了解一直以来大家都在问的问题,美国为什么会长时间实行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美国的钱到底都去哪了?也能了解为什么美国一直督促人民币短期内的大幅升值。
最近20年来,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更是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此迅速成长的国际贸易,理论上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用于国际支付的货币同比增长,也就是需要美元同比增长。只有这样,国际贸易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同等比例的美元投入市场,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两种结果1、美元供不应求,美元长期大幅度升值,这是美国不可能承受的,因为这样会对美国产业形成致命打击。2、在美元出现短缺之后,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会寻求替代美元的货币,如欧元等,这样欧元就会迅速抢占美元的市场份额,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蚕食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
这两种结果都是美国不可能承受的,因此美国必须供应世界市场相同比例的美元,就是说美国要不断的印钞票。美元印出来后,这些美元如何投入世界市场,就成为另外的一个问题。美国的做法就是长时间的零利率政策,促成美国民间的投资与消费。印出的美元通过银行就流到了投资者和最终消费者手中,通过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大量投资和消费,流到的世界各地。
从美元的印刷和流出的过程来看,我们理所当然的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每年世界贸易的增加部分有相当部分是被美国消费了,并不是美国人想消费这个部分,而是他不得不消费这个部分,因为,他们不消费的话,市场上就没有足够的美元供应,就会出现上面所论述的那两个结果。换句话说,美国要想保持美元霸权,贸易逆差是其必须承受的,也是不得不承受的!
这些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印刷出来的美元通过国际贸易流向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对于美国来说,流出的这么多美元,如果没有合理的控制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不受美国约束的美元很可能冲击美国经济,如美国股市好的时候,大批的世界各地的美元流入美国股市,可能就会无限推高美国股市,如果美元低迷的时候,又会群起抛售,从而使美元更低迷。
也就是不受美国监控的美元,很可能造成美国经济的巨幅动荡。因此为了吸收这些国外的美元,美国就设计了多种投资方式,让这些国外的美元重新回流美国,重新掌控在美国手里,美国国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吸纳散流世界各地美元的工具。
这样新印刷出来的美元到美国国债就完成了一个循环:从美国流出又回到美国。
然而回流到美国的美元却是要付各种报酬的,对美国来说,美国每年巨额增幅的国债,也意味着每年巨额的国债利息。从正常的思维角度来说,这种循环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这种做法就是债务越积越多,最终有一天是要爆掉的。美国的决策层深刻的知道这一点,他们要想方设法的消减国外政府和民间持有的美元和美国国债。只有不断的消减国外持有的美元和美国国债,美元的这种循环才能持续,美元作为世界霸权的地位也才能继续。
那么他们如何消减美国国债呢?在我看来,美国主要做这样几件事情:1、利用美国国债的回流资本建立世界超强的军队,抢占世界经济政治的至高点,从而硬性压制世界各国。这从美国最近打的两场战争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占领阿富汗,是为了在亚欧大陆中楔一个楔子,从而阻止中欧的接近。避免出现亚欧经济一体化,从而边缘化美国经济,边缘化美元。占领伊拉克,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维持和强化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进而事实上形成美国控制中东、控制石油,控制住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2、持续的不间断的推动美元的贬值。3、美国利用美元是世界支付货币及其主导制定的世界贸易规则,通过定向的控制美元流动冲击某些国家的经济,从而制造机会洗劫这些国家的美元储备,并控制该国经济。我们能清楚的看到 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东南亚及21世纪初的南美洲都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回收美元的杰作。所到之处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无一例外的被洗劫一空。挣钱的、真正从经济危机中获利的就是美国,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总是更加空前的强大。
好了,美国的美元霸权的这个循环大致讲完了。我们回头总结一下,就是这样的一个路径:1、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发展——2、导致世界需要更多的美元——–3、美国要想维持其世界霸权的地位必须提供与世界贸易增长相适应的美元———4、这些美元就通过零利率的方式贷给了投资者和消费者 ————5、通过投资者的投资和消费者的消费,这些发行的美元迅速的进入世界市场,流入发展中国家,相当部分成为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 ————6、美国为了管理这些散流在世界各地的美元就开展多种形式的美元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回收美元,使美元重新回到美国国内,最主要的就是借助美国国债———–7、这些回流的美元是需要支付利息等各种报酬的,因此导致美国债务的迅速增长————-8、这种债务是美国不可承受的,美国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消减这些债务———–9消减债务之后,美国才有能力进入本循环从1开始的另一次循环。
简化的循环模式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循环能得以循环往复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美国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消减债务,如果不能消减债务,美国的这种循环就不可能持续(其实从这个简单的循环模型就能看到,消减债务本质就是美国巧取豪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本质上是一种强盗行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是一个吸血的国家,其特点跟武侠小说中的邪恶武功吸星大法是一样的!格林斯潘不是在国会上说美国的债务是不用偿还的吗?其中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20世纪后面的几十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是很快,成长中的主要是一些中小经济体,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这些国家的力量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不可能与美国抗衡,因此我们看到的日本的广场协议,东南亚经济危机南美洲的金融危机,美国都能顺利的实施其消减美元计划,这些国家在洗劫之后,无一例外是美元洗劫一空,经济陷入停滞、混乱。
世界进入21世界之后,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重大变化,那就是以前以小经济体为主题引导的世界经济成长,转变成以第三世界大经济体引导的经济成长。并且这些大的经济体大多是有核国家,它们不仅经济发展快,科技军事的发展都很迅速,这几个经济体就成了美国啃不动的硬石头,美国以前对付中小经济体所采用的消减债务方式,在这些大国身上不起任何作用(我们看到的2000年后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过程也是美国国债迅速成长的过程,这两者的同步性说明了什么?2008年,美国资本就曾经利用中国奥运会的机会,使得大量的资本通过地下热钱的方式流入中国,想借中国奥运题材拉抬中国的股市,然后做空赚取超额利润,扰乱中国的经济秩序。
没想到中国政府果断的在奥运会之前把股市由6000点打回到1800点,反剪了美国资本的一次羊毛。多少美国热钱至此沉淀的中国股市!由于这些热钱大部分是在3500点至4500点入场的,因此可以想见,如果这些热钱不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的股市永远会在3500点以下徘徊。与这次反剪羊毛的时间点巧合的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底爆发了)。
剪不到羊毛债务就无法消减,而美国为了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又不得不继续稳定的向世界市场提供美元,这样就形成了当前美国的困境,即美国的国债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到2020年美国的国债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作为美国现任的国务卿希拉里才会在国会上大骂格林斯潘是骗子;才会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时候问如何才能不还中国人的钱(维基解密(专题))。我相信希拉里的话是其肺腑之言,因为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美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美元霸权,要么听任美国经济崩盘。
也许有些人会说美国还有第三条路就是发动战争,在我看来发动战争也是不可能改变美国的困境的。为什么呢?美国的战争对象选择谁?选择小国就会像伊拉克、阿富汗一样重新使美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其效果只能是慢慢的腐蚀美国的经济。何况这些小国也不会对美国摆脱困境产生太大的作用。选择中、俄这养的国家基本上是美国在自找死路,其结果是美国的美元霸权会在一夜之间坍塌,美国的经济也会瞬间崩溃。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反击的导弹落到美国本土,哪怕是边远的荒漠会怎么样?由于中国是有核国家,拥有毁灭任何国家的实力,哪怕落在美国的两枚导弹是常规弹头,哪怕是落在西部的荒漠,哪怕是打死了一只蚊子,它也具有震撼世人的宣誓意义:那就是美国已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家,他是世界最危险的国家;美元也不是安全的货币,它是世界最危险的货币。
到了这时候请问谁还敢持有美元?美元一定会被世界各国的央行和民间机构所抛售,换取相对安全的货币,如欧元等!这些在市场上抛售的美元,最后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因为其他国家的贸易,为了安全起见,绝对不会再使用美元结算。美元的唯一流动方向就是回流美国。以美国国内的财富来应付美国几十年来超量发行的美元,其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美国民众一夜之间的生活倒退几十年。
更可怕的是,这时候美国如果想要进口必要的军备物资、民生物资就必须要靠自己的产品换取外汇,然后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自己急需的物资。那么到这个时候我们想问美国一个问题,他还有什么能力养活他的十几个航母战斗群。到时候恐怕不是被打垮也是被自己的经济压垮!所以,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等这些小国面前,他的实力确实超强不可逾越的;但是在中、俄这些大国面前它是很脆弱的。
这也是俄罗斯 2008年肢解格鲁吉亚美国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原因。了解了美国的这些特点,我们对美国近期在中国周边兴风作浪就姑且看之吧,必要的时候就紧紧抓住美国,和其贴身肉搏,免得上了美国利用周边小国消耗中国实力的圈套)
话说的多了,回到正题。简化模型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国当前的处境是美元霸权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产物。作为美国政府来说,放弃美元霸权就是放弃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们要想方设法延续美元霸权的存续。他们做法无非是下面几条:1、加强军事,这个大棒是美元最强有力的保护神了,没有它美元是啥还有人认识吗?

改革开放真的很简单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必将夭折于政治体制的坚持的论调就不绝于耳。可是,中国改革开放34年了,中国的改革没有止步,进步没有止步,坚持党的领导没有改变。中国在国际政治军事围堵中岿然屹立,在国际游资冲击中越战越勇,在国际地缘争端中越来越强,在国际市场和资源争夺中开拓了道路,在国际空间和科学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现在朝鲜即将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类似论调继续甚嚣尘上。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真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基础吗?

历史似乎证明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也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的上层建筑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但是问题是,有什么证据表明多党制就一定高明于一党制? 全民普选各级政府主官就一定高明于间接选举?

历史的确验证了,奴隶社会的组织形式比原始社会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分工和合作。封建政治制度的组织形式的确比奴隶社会的组织形式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分配。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确比封建制度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通过流通和竞争优化社会资源。而且,早期苏联和中国,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也的确验证了缺乏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容易犯一刀切,僵化,阻碍技术进步,不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浪费,滋生腐败等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问题,而直接导致这一结论,即缺乏西方式民主形式的,以一党专政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比之现代的以民选和三权分立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这个结论符合中国近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实践吗?中国这34年的改革开放,78-88年是集中于放开农副产品市场,政治上的调整就是用对农副产品市场的协调和监控取代了一刀切的指令式公社化农业产销机制。89-99年的调整就是用对轻工业品市场的协调和监控取代了一刀切的指令化生产,果断抛弃落后的生产技术,鼓励国际投资和进出口,以及剖分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化。2000年到2008年的调整就是房地产市场化,完善股市和期货市场机制,以及建立完备的国内物流和生产链。2008年以后的调整就是平衡地域发展,促进内需,增加对高技术和自有知识产权的投入和维护。所有这些,总而言之,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已经在行政能力上,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管控能力上,比之34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信息网络化,数据库化,条管数据库一体化和数据处理汇总电子化,大大加强了中央部委对地方经济状况的掌控程度,以及进行切合当地实际的微观调控能力。所以30多年前报纸上整天唠叨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死结”已经逐渐淡出当今的政治语言和群众的忧心视线。国家对现代高速网络化的金融资本流动的管控能力大大超过华尔街大鳄的资金调动能力。所以20多年前全民忧心的国际游资打击香港,以及对外国金融资本进入中国股市汇市的恐惧心理,也逐渐淡出人民忧心的视野。近十年,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国际炒家通过炒作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打压中国企业获利空间,曾经是21世纪初中国的心痛。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整合国内出口企业,整顿进口渠道,大笔投资国际原材料产地,多种措施之下,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玩阴的坑中国已经难以获利,只好正面和中国在世贸组织对簿公堂。直至近年,中国甚至在新技术开发,专利申请方面,至少在中文界面市场上已经不占下风。国内连锁零售业和速食业也没有被国际品牌打倒。

所有这些,都是在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加强行政能力获得的。相比之下,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互不统管,州政府和市民自治的市政府互不统管。根本无可能建立条管的通畅信息汇总和决策渠道。联邦议员和地方议员无法及时和精确获取隔层的实际经济运行信息。只能依据错误偏颇的新闻舆论,标的不明地胡乱放炮,只求吸引选民眼球,不顾经济实况,比如对中国制裁竞选时大言灿灿,上任后发现完全无法实施。这些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议会针对企业和商业管理立法,从来无法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结果只好一刀切,无的放矢,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阻碍自由竞争,迫使企业向国外转移。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导致配套企业失去竞争力,迫使组装企业将生产能力转向海外。企业空心化,商业讹诈化。对专利的僵化管理导致垄断企业可以雪藏新技术,阻碍创新。对动物和人体药物实验的僵化条框导致新药成本大幅上升。所有这些,罄竹难书,都在不断地蚕食着美国前行的基础。而美国上上下下,明了到所有这些的根源正是促成美国250年繁荣的高度地方自治的民主政体这样一种体制性痼疾的人寥若晨星。

在前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权利地方化,小团体民主自治的政治结构,曾经有效地克服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信息缺乏和反应缓慢以及欺上瞒下的痼疾,导致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全球化。曾经是人类事实上最大和最成功的进步力量。可是,信息社会的今天,资本主义的权利地方化,小团体民主自治的政治结构,却很不幸地在信息一体化方面日益落后于以中国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的具有日益强大的微观调控能力以及迅速重拳出击能力的中央集权体制。行政能力的落后,已经使传统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在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竞争中日益落于下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论断,终于在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日益成为现实。

现在,中国虽然没有进行外观结构上的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体制内的信息化,条管化,一体化,自动化已经使得系统的有效性千百倍于毛泽东时代的中央集权体制,在行政能力的各个方面上正在和已经超越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西方传统资本主义国家。

这种内在的改革,已经在促进和保护中国经济34年的持续发展上发挥了人所共知的重大作用。

当然,所有这些内在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很多不是自上而下由党中央发起的,而是迫于外部环境,例如打时间差的金融业腐败,例如国际游资的反复冲击,例如知识产权方面的数次惨败,例如稀土卖白菜价,而亡羊补牢式地被迫建立起来的。但是之所以这些能够建立起来,却不得不称赞共产党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包容能力。反之,美国每天都在发生的州政府对联邦政府集权的反制,市政府对州规划的抵制,议员和行政主官因为自身知识欠缺对信息化的抵制和漠视,导致美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举步维艰,行政效率日益低下,让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的人无时不感慨,凭这群脑残加顽固的政客,无的放矢消耗美国国力,将来凭什么和中国竞争世界的领导地位?

回头说朝鲜,它落后就落后在僵化和前信息化。如果他能够接受中国式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接受和中国经济一体化,中国带动它达到辽宁水平不过是小菜一碟。关键看小金能否有这种胸襟。

“五头二极”的世界新秩序

By: | Comments: 2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中文, 网文备份

中国以承认日本对琉球主权和支持日本对冲鸟礁周边海域的主张为代价,换取有利于中国的东海大陆架(含钓鱼岛)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

但是此事无法孤立操作。必须和日本在中国支持下恢复正常国家地位,背靠大陆面向太平洋建军,中止日美共同防御条约一同操作。

到时候最苦逼的就是两个朝鲜,被活生生挤兑成有漫长海岸线的内陆国家,彻底淡出世界的视线。

此事发生的契机,当在中国以币值计算的GDP稳居世界第一之后,也就是2025-30年前后。

此事若成,以中日的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碾压过去,东盟自然望风而从。印度聪明的就加入,不聪明的就崩溃。 届时若能操作以中日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组织和以中俄为核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一体化,世界将彻底一体化,长久和平将降临世界。面向日-地-木星空间的大航天时代 将在中日俄的领导下降临。老朽的欧美则可以继续沉浸在他们后福利社会时代固步自封的美梦里,在他们的地盘里幸福地生活下去,就像现在的挪威芬兰瑞典一样。

这是全人类未来的最佳发展方向。

这可以说是中国可能指望的最佳野心了吧–在不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提下,节省出国防资源用于航天,帮助人类彻底摆脱地球的资源能源困局。

美国自然希望日本是美国战略收缩的最后一步。但是日本恐怕不那么想。日本恐怕更想温水煮美国重新建军。而美国很难有魄力在撤退前给日本致命一击。日本早已看透美国希望它成为咬残中国然后被中国打死的炮灰。中国的新时代汉奸也极力鼓动报复日本,中日互磕,而把世界的未来交给美国。但是中日的有识之士过去60年都在极力避免这一点。这方面日本人和有见识的中国人一样清醒。但是日本为了在中国有足够能力帮它摆脱牢笼之前不得不为了稳住美国和中国不断摩擦。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多数是有分寸的样子货。

比如日本一直没有在钓鱼岛设立官方设施,可韩国在苏岩建了那么大一个平台,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沙凡是中国暂时够不着的岛礁上都盖满了房子。

比如日本驱逐中国渔民,总是尽量避免伤亡,避免关押。但是看看韩国,越南菲律宾伤亡了多少中国渔民。

比如日本吵吵中国“偷”日本的大陆架石油,可曾在东海中日争议地区开一口油井?同时越南马来在南海开了多少油井了?

还有,日本地震,中国援助物资被日本要求“自行安排运输到灾区分发”。中国很多人对此不解,讽刺,讥笑,谴责。但是日本却对这个晦涩的热脸贴到冷屁股上郁闷不已,却没法说。事实上,这就是给予中方救援人员和使馆人员参与日本民事救援的自由啊,这可是受到全面信任的盟友才可以有的待遇。中国居然没看懂…

关于俄罗斯,苏联分裂已经注定俄罗斯加拿大化。其帝国荣耀已经不可能恢复。当然俄罗斯永远不会放弃荣耀的梦想。那么它可以从哪找回这种荣耀的感觉呢?如果倒向西方,欧洲就那么一点地方,而且自己吵成一团,谁真鸟俄罗斯?美国作为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俄罗斯倒向美国无异于彻底认输。但是有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就有在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并列老大的感觉。况且俄罗斯从中国攫取4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中国却长期拿它当朋友待,并且完成陆上边界划界条约,不往回要了。这种心理优势将使他能够容忍和中国并列老大而将分期放在台面下。但是他一旦反水,凭他的经济实力和那么少的人口,有可能不丢失那原属于中国的土地吗?他为此和中国死磕,得利的决非俄罗斯,而是美国。俄罗斯人算得那么精,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

关于北方四岛,如果中日俄建立自由贸易区,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和未来的东盟10+2 or 3自由贸易区,实现申根协定那样的海关合作,名义上属于谁很重要么?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武力称雄的时代了。俄罗斯打一个格鲁吉亚,就够费劲的。他吃饱了撑着在欧洲挑衅,如果亚太能给他足够的尊重和发展空间?

至于欧洲,腐朽的福利社会化恐怕已经无法避免。美国虽有雄心,一旦日本反水,世界上将再无可以助力的盟友。中国只要不把矛头指向美洲和欧洲,并且在非洲和中东留有余地,尊重美欧的既得利益,未必走上和美欧无法缓和的致命性对抗。而这种“五头二极”的世界新秩序,则有可能终于导致长久的和平,容许人类腾出余地向空间发展。届时中日俄有美欧或者美印欧作空间开发竞争对手,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BRICS,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BREAKS。这些国家除中俄外互补性太差,迟早搞不到一块去。

a new rootkit?

By: | Comments: No Comments

Posted in categories: Computer Tips, Work related

Found a virus disguise itself in a windows/installer/{2a19006b-67c6-b3d2-bc82-88e444232c7b}
and load into srvchost.exe as n and @. Don not know what it is. Ki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