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工作时如群星闪耀此起彼伏
原先被认为无用的细胞,居然也能如神经元一样,在刺激下做出反应,让大脑闪耀,如同星河。
“胶质细胞”就是大脑里的海绵。科学家认为它们作为填充物支撑着我们大脑。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同样参与了大脑的工作。这一结果可能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生物体最神秘的器官。
该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成果发表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俞洪波。他详细讲解了此项研究的全过程。
如果你是美剧《豪斯医生》的粉丝,那你一定不会对“fMRI”感到陌生。它就是“脑功能核磁共振”。它一直是科学家探索大脑功能的工具。它让研究者直接进入“脑的丛林”。
一个脑包含数千亿个神经元,还有更多的胶质细胞填充其间。“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身临其境,处身于兴奋的脑中,那将会是电光闪烁,此起彼伏,密如 织网。”俞洪波解释说现代脑成像技术让我们实现了这一梦想。研究人员如孙悟空一样缩小身形,进入铁扇公主的颅腔,置身于脑细胞的丛林中,观察这些细胞。 “了解了每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就能破解脑的秘密。”
可是fMRI也有缺点。它的信号来源是模糊的,多年来科研人员不知道脑的活动是如何引起fMRI信号的,因此对fMRI结果的解释也是格外小心; 同时fMRI检测非常粗放,它的空间分辨率在毫米级别,而在1毫米见方的脑皮层内,有几十万神经元,人们无从得知具体的单个神经元的信息。记录单个神经元 的电活动,传统办法是在脑中插入及其细小的电极,可是一根电极最多只能记录几个细胞,工作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2001年,俞洪波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新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始是用于形态学研究的,2003年我和同事将它应用于活体动物雪貂的长期形态学研究并取得成功。”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双光子激光成像。“分辨率可以小于一微米,比头发直径小百倍。”研究人员用多种荧光染料标记大脑,如果荧光分子遍布细胞全体,研 究人员就可以看到动物脑内细胞的全态。如果染料是与脑活动相关的,比如说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会大幅升高,采用特殊的钙离子染料,钙 浓度增加,荧光就增强;钙浓度降低,荧光就减弱,这样就可以检测细胞的反应强度。
结论延伸 解开脑功能成像之谜
星型胶质细胞的功能区和神经元的完全匹配,这样的精确有何意义?MIT教授聊起了以前的一个猜想,胶质细胞可能与血流相关。
研究人员立即联想到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现象:星型胶质细胞只在一个非常特定的麻醉水平以下才反应,而这个水平与我们多年来在进行血流相关的脑功能成像中总结出的“魔术阈值”完全一致。“星型胶质细胞反应时,脑功能成像的血流信号也强烈,反之亦然。”
此后,研究人员又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想:神经元精准的功能区与星型胶质细胞的功能区匹配,由星型胶质细胞来控制局部血管的扩张,以精准控制局部 血流的变化,从而为包括fMRI在内的脑功能成像提供信号来源。即使神经元反应正常,只要星型胶质细胞不反应,脑功能成像信号几乎完全消失。
俞洪波解释说,脑功能成像研究开始之初就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人们知道脑血流和功能相关,可不知道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比如脑的功能反应增强一倍, 脑血流是否也线性增强,这涉及到对成像研究的基本解释。过去多年来有很多解释,可矛盾重重。而星型胶质细胞的发现,则解开了脑功能成像的秘密,此时距离在 脑功能成像被广泛应用已经十多年。
对此,德国马普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在同期《科学》上发表的专题评论文章说:“单个星型胶质细胞独特的反应模式完全挑战了过去的学术观点。”
《科技评论》对这一结果则评价说:它可能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科学奥秘:为什么当代脑功能成像方法的基础———脑血流,与脑功能密切相关?
汉语比英语:灵活与呆板
汉语是C语言,高度灵活;英语是Basic,是半成品,僵硬呆板。
汉语可以从基础上构造一切,只要想得到就能表达出来;而英语则是固定配置,不能很好地表达个性的需要。
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英语的最小单位是词。两个汉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而英语的词就是词。比如汽车火车自行车都有车这个字,于是抓住了共性和个性。共性上加个性就是新概念,可组合性非常强。而英语的bus、car、bike没有任何共性。 因此中国人只要知道几千个字就可以表达世界,而英语由于没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每一个事物都要造一个词,描述世界需要极大的词汇量,十分愚蠢。事实也是如此。聪明人一般学不好英语,而死记硬背的笨蛋都出国了。
汉语里没有时态,只有表示时间的词。因此不需要在动词上变来变去,只要把动作与为数不多的表时间的词组合就可以清晰地表达时间中的动作。而英语里为了表示时间要把所有的动词都变换形式。这些动词数以千计。不是有表示时间的词吗? 为什么还要在动词上变化? 还是愚蠢。
英语只能横排不能竖排,竖排是神经病。而汉语就没有这个问题。汉语从前就是竖排的。汉语可以从右往左排,在阅读上没有困难。但是英语的单词因为是表音的,只能从左往右读。如果把英文语句从右往左排,读者必定跟吃了摇头丸一样,30分钟后头晕至死。
英语以空格作分隔符,本身不表达任何含义,却占一格。浪费版面,浪费bit天理难容。而汉字没有这个问题。汉字之间不需要空格,这个字与下一个字不会混淆。这就是汉字的优势。
汉字是方的,英语是长条的。因此汉字写的扁一些长一些都可以,不会比例失调。而英语如果写成方的就非常难看,并且由于有的单词长,有的短,都写成方的,也不知道占几行。并且,由于英语的长,英语书一般也很长。浪费纸,不环保。这行的词无法与上一行的词对齐,看上去乱七八糟的。
汉字书写自由,可以倒笔画。而英语就不行,英语必须按照顺序写。如果倒笔画了,将一塌糊涂。
英语单词有长有短,换行是个问题。如果用-号,一个单词被分两行看起来费劲。如果整个单词换到下一行,对齐又很困难。汉字的信息含量非常大,比如道字之字有很多很多含义。而英语则十分弱智,一个词的含义有限。关于这个观点各位可以参考文言文。
英语表音,而汉字表音形意,在读音上有启发性,而且根据形可以直接想象客观存在的样子。而英语缺乏相应的内涵。moon与月亮没有任何关系。horse与马也没有任何形象上的联系。机械的很。汉语可以表意,看到偏旁可以理解大意, 而sleep算什么玩意?不过是字母的组合。无法反映客观实际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英语就是拼音,汉语可以用拼音表达。中国的小学生都会拼音,可见英语之简单。事实上中国人完全可以把语言建立在拼音之上。而拼音由声母韵母构成,可以很简单地组合出汉语的发音来。而英语就笨的跟笨蛋似的,一个词需要很多音标。有人说汉语难学难写难认,要改成表音文字。而英语能读一般就会写,于是比汉语好。其实那是放屁,崇洋媚外。汉语拼音是中国的拼音文字,比英语简单得多。完全可以做到能读会写。但是中国人只把拼音当作识字的工具,当作小儿科。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和客观世界的,而不是一些字形和声音。读和写,在语言表达世界方面,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语言的含义,是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而汉语在表形和表意方面比英语强一万倍。从汉语本身就可以直接映射部分客观世界。而英语完全缺乏这个功能。英语仅仅是语音的编码,而汉语则是音形意的编码,是立体的编码。阅读英语时人们往往注意了读音,而忽略了含义,然后再从音去检索意。这种音与意的映射全靠死记硬背。
语言反映了人的思维。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单纯呆板幼稚的多。他们宏观思维能力很糟糕,处理事情缺乏灵活性,做事偏激,与阿拉伯的极端分子处于同一个档次。
汉字输入比英语麻烦,这只能说计算机笨蛋,而不能说明人笨蛋。毕竟汉字是按照音形意编码的。现在的计算机和程序还没聪明到能够完美地处理汉字的程度。计算机能够很好地处理英语,说明英语的水平也就是计算机的水平。计算机不能很好地处理汉语,说明足够丰满和复杂。难道汉语的先进也是一种错吗? 世界变化发展,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字母文字应付的办法只好是造词。过了上千上万年之后,超负荷将把字母文字压垮,整个世界唯有汉字独领风骚!
第五章[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间的运动并没有仁爱,心肠软所带来的区别,万物在相互作用的时候都是遵从同样规律的,并没有什么和草狗纸人不同的地方;圣人待人处事,同样不以仁爱为出发点,对待百姓人人平等,不因人而异。天地之间,万物的运动不正像风箱那样吗?看似空无一物却不能一直压缩下去,拉动得越猛烈,排出的风就越大。绞尽脑汁人为建立分别,只会引发更多更复杂的矛盾,总有黔驴技穷的一天,不如回到自然规律的中道,人人平等。
评论:
这一章秉承第二章的思路,着重解析人类行为学,人际关系学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关于“仁”的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基础就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白而言之,就是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要看人下菜单,对贴有不同人为标签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态度。例如孝,就是针对父母和长辈亲属,忠,就是针对君主上司。虽然道德经产生的时代早于儒学的成熟,但老子已经看穿这种不合乎道的趋势。道德经第五章尖锐地破解了所谓“仁”的迷雾。首先,它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否定的事实: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具备“仁”的特性的。自然规律,“道”,作用于万物,和作用于草狗纸人没有什么不同。同样,下一句是历史总结性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篇幅有限,并未言明是那些上古圣人的行为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但是比较封建社会的尊卑概念,以及现代社会的人人平等民主意识,显然“以百姓为刍狗”更加贴近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而以出身爵位定尊卑的“忠”的观念,就明显低了一个层次了。
下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则形象贴切地描述了物质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个从哲学上,揭示了物质的普遍联系。从科学上,阐述了空间非空以及作用的非孤立性的精辟陈述。随后指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与其去拼命建立和复杂化以人为的“仁”为基础的道德观,不如回到朴素的自然规律的,放弃这种人为区分三六九等的努力。这个“守中”,守的正是人人平等的中道。
评论:
这一章既不是贬低人类智慧,鼓吹愚民政策的说辞,更不是主张统治者采取轻贱人民利益的反人类言论。反之,这一章的思想超越了统治中国乃至世界两千年的社会尊卑秩序,破除君权神权父权带来的生而不平等直指人人平等才是真正符合“道”的道德观。这一章可谓是揭示民主观念的深层合理性的精辟谈论,可称为民主思想的总纲。
Can Republicans reign the White House for another four years?
卦象:困(坎下兑上)变为蛊(巽下艮上)
The symbols: 011010 (lake over water) -> 100110 (mountain over wind)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这个卦象说明现任美国政府显现困乏之态,虽然没有办法马上走出困境,但最终不会有过尤。现政府说的话没有人相信,所以只好少说为妙。
The symbol of current says, that the US government ruled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has been in broad complex trouble. Although there is no way to get out of the troubles, there is still no critical danger. Nobody is still trust the current government, so they are pretty silent now.
This is a pretty close visualization of the current US federal government. It is facing a handful of big troubles, like the war in Middle East, the economy of the nation, th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crushing real estate and stock market. Meanwhile, the House and Senate are in the hand of Democrats, which makes the government rather low efficiency of making any critical decision. It has indeed pretty silent in over a year.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为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这是说,现任政府的穷困,是因为政府和国会的(两党)斗争造成的。表面看上去前途不妙,但这种困境并没有改变布什历年主导的大政方针,所以没有致命的问题,双方的斗争仍是君子之争,并为伤及国家利益。这样,布什的既定政策仍然在执行下去,因为他并为丧失主心骨。他现在新的政见无法推行,只是因为在国会辩论中处于少数而已。
This is to say,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stalling is caused by the disagreement of the two parties. It looks that he has been stopped, however, nothing initiated years ago by President Bush is still running as is. Nothing critical has happened. It seems that the battle is still under control. Thus, since Bush is not changed by the weakness in House and Senate, everything is still on his designed route. Only he loses the ability of making further advances.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困卦水在湖下面,显示湖中无水的卦象,所以称作困。君子在这种困境下,应当只论是非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达成自己的志向。
This symbol demonstrate that water is under the lake bed, or say, no water in the lake. So it is called “trapped”. The gentleman should only concern right or wrong, but not personal benefits, to keep commiting his ambition.
—————————
这一卦的三,四,五,六爻将发生变化。
The third, fourth, fifth, and sixth are predicted to change at the election.
六三:困于石,居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居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六三”可以说穷困到了极点,前进有大石阻路,后退如荆棘丛生,想回去和自己人诉说这种窘迫的情况,但又见不到想见的人,这是凶险的兆头。
The third mark is going to change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It shows that Mr. McCain is facing a very embarrassed situation. If he claims to advance after Bush, he will face the disbelief of those who disagree with Bush. If he claims that he will draw back Bush’s plot, he will face the pressure from the benefited parties. He even has nobody to be trusted to discuss about this. This is the biggest draw back to his campaign.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这一爻的变化象征存在渐变的途径,虽然缓慢,不是很光彩,但是其志向在于缓解矛盾,终究会达到目的。
The fourth mark is going to change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This denotes a slow change. It will be slow, not very much glory. However, its purpose is to reduce the conflict, and he will get to his goal.
This is a bright sign to McCain. He does not promise or propose abrupt changes to Bush’s unfinished projects. Nothing really big or breaking. However, he is to propose to slowly reduce the risks aroused. And this would be an important point that will attract the voters that have suffered enough.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这一爻显示上下都受制,就像是被绳子捆住了脚,连行动都不能。但是他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援,虽然缓慢,但终于会脱离困境,得到福祉。
The fifth mark is also going to change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It is to say that his current situation is very trapped in the Bush’s shadow, seems nowhere to maneuver. However, it is predicted that he will get strong support (probably a very be favored VP candidate). Although the change will be slow, he will get out of the trap, and win out.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这一爻显示他仿佛被葛蔓缠绕,不能逃脱,因此常感到不安。如果这时能够认真反思,而不是鲁莽行动,时犹未晚。
The sixth mark will change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It shows that McCain is like being trapped in a net. If he were going to try fight out of it, the things would turn more and more against him. However, if he realizes that he could show a few regret, work out a mild plan, it is still early enough for him to win the campaign.
———————————————————
变卦为蛊,意味着未来。
The McCain campaign’s fate is predicted by the symbol of Gu (100110).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卦,是有根元,有亨通的德性的,做大事(竞选总统)有利。甲的前三天是辛,意味着事物即将崩溃,必须防患于未然。甲的后三天是丁,意味着事情尚不严重,如果经常关照,不犯错误,还是很有希望的。
The symbol of Gu predicts a pretty bright future to McCain’s campaign. He looks like to have the fate of the next President. However, things have not yet be fully determined. It still depends on two critical issues. The first, if he will have a good convincing plan to get the USA slowly out of the problems left by Bush Administration; the second, he should not make major mistake in the remain of his campaign.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就是说,McCain看起来外强中干,说的不一定能做到,他领导的未来会显得多事,混乱。但是他却有能力让事情顺应天道发展,而最后化解危机。所以说他的竞选前途光明。布什时代的终结,麦肯时代的开始,是合乎天道的。
This is to say, although it looks now that McCain is weak inside with a strong show off, he lacks proofs that he will be able to do what he said, and the future looks unpredictable, he is like to have th ability to make things work as it should, and ease the crisis. He has mostly a bright future on his campaign. It is more nature to have McCain to succeed Bush.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这个现象是说,山下有风是蛊的卦象,君子应当效法这样的精神,振兴民生,培育道德。
This event is to say, that Gu means wind under mountain. The gentleman should follow this idea, to reform the economy and the moral.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并没有实质的存在,但它适用的范围却无穷无尽。它看起来空洞无物,却又似乎是万物所依存的根本所在。依据道德法则,万物的突变都失去了突然性,万物的纷繁都现出了内在的规律,万物的表征中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都调和为一体,万物和其环境的冲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它没有实体的存在,却又无法否定它的存在。我无法得知“道”是什么的产物,但是它显然起始于任何实体和意识之前。
评论:
这个乃是老子哲学观点的总纲。通过这一章,道德经声明了这样一种哲学观点,就是, 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是一种超越实体的存在,超越存在的存在,超越意识的存在。它规定了万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法则不是意识总结的产物,而是超越意识的存在。理论上,如果人们认识了相应的自然规律,那么所谓突变,事故,巧合就都有规律可循;所谓纷繁复杂就都有逻辑可解;所谓不同观点的多面性就可以找到其内在的一致性;所谓本体和环境的区别就可以联系在一起。这个,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种基本法则的存在,不是那种物质的存在。它没有具体的对应对象,所以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没有具体的对应对象,却无法否定它的存在,所以说“湛兮,似或存。”我们无法得知“道”是什么的产物,但却可以确信道的存在要早于任何实体和意识之前,所以说“象帝之先”。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老子第四章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本章给出了一个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即存在一种高于思维和物质存在的存在,即“道”,即“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存在“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无法寻觅其起源,但是却是早于和超越物质存在和思维存在的存在。在这个高度上,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都显得苍白无力,低了一个层次。在道德经的哲学高度上,既不是物质决定意识,也不是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道”规范了物质的运动,甚至“似万物之宗”,体现为万物依存的本原;“道”同样规范了意识认识的范围,乃是“可道,非常道”之道。
指出超越物质和意识之上的第三类存在,也是终极存在,“道”的存在,奠定了道德经哲学观的基调。这种哲学,超越唯物唯心这两种走极端的片面哲学,将对世界的观点和并为对“道”的认识和使用。这种超越的世界观,奠定了真正有意义的哲学的基调。
总结:
道德经的第四章,是真正有意义的哲学总纲。真正的哲学,看到了超越物质精神的第三存在,“道”的存在,才是物质和精神的本原。物质以道为规则运动,才体现物质的存在。精神认识道的“可道”,才体现精神的存在。在这个哲学高度下,所谓唯物唯心的争论显得非常渺小和无意义。
道德经前四章,乃是其总纲部分。涵盖科学,个体行为学,管理学,和哲学的基础框架。在这个基础上,以下的道德经章节将讨论比较具体的学科和问题。
功夫熊猫
熊猫pooh是很有天分的。
这个天分就是第一超级经揍,第二有分量。
换句话说,就是天生金钟罩铁布衫,还是没有罩门的那种。
否则,换你小子,没有武功,给爆竹崩上天,那高度看起来至少有十几米,不死也残。万户怎么没活着掉下来?你自己试试嘴朝下从楼梯上栽下来。
可那熊猫做到了。
太郎武功怎样?大家都看到了:超级敏捷,超级速度,超级攻击力。虎妞对抗他,是强强相抗,并没有制胜之道,从体形上就输了。另外几个,从体重上就只有被打得飞来飞去的份,骚扰太郎还成,打败,就甭想了。
但是熊猫,以超级防御对付超级攻击,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再加上超级体重,暴力对撞飞的是大豹,这就又赢了几成。
老乌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认为熊猫是可造之才。
小浣熊师傅开始不认账,自然是觉得这家伙再经打,到头来总是会被打死的,有什么用?可是练功场一试方知,这家伙真是打不死。Furious Five需要用武技对抗的设备,这家伙皮糙肉厚全硬抗下来了,还能自己走回宿舍去,还能去向鹤小姐表达爱慕之情,师傅就不得不另眼相看了。自己说过的话,if he is still here by the morning, I will fail you, 就自食其言混过去了。
问题于是只剩下怎么样让这个挨打的布袋挺足够长时间。于是才有抢食物的训练。训练的目的不在于格斗技巧,而在于见招拆招,把防御无敌的天分发挥到极致。
然后,问题就简单了,Furious Five和师傅用车轮战消耗大豹的耐心,最后换上这个打不死的熊猫,单纯靠反震,把大豹搞残,跟地球过不去,砸坑玩,以己之长攻己之短,体力耗尽,被擒下。其实如果大豹肯放下急躁攻击心态,跟他游斗,累死的肯定是到最后都爬楼梯大喘气的熊猫。
太郎不是输在武功,而是被老乌龟看穿其性格弱点,造成他自己撞墙把自己打败。
看看“慈善”画皮下的盖茨基金会
作者:叶劲松
6月27日,在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微软公司总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右)在员工送别自己的活动中讲话。旁边是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当天,比尔·盖茨度过了他在微软最后一个全职工作日。 新华社/路透
这些天,盖茨辞去微软董事长,将主要管理盖茨基金会一事,在我国被哈美派和媒体炒的沸沸扬扬。我国的不少媒体或个人,就盖茨基金会一事做为证据,大谈资产阶级“仁慈”、“人道”。有人还把盖茨主要管理盖茨基金会,说成是“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例如,一名网名一同天下的人,就在强国论坛深水区写道:“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又给左派出难题了:如何证明资本家的罪恶本性?”另一篇深水区的文章则写道:“印象中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有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方面教育,似乎除了赤裸裸、血淋淋的剩余价值榨取和资本家的贪婪吝啬冷血无情外,几乎没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而盖茨所为打破了人们这种思维定式!事实上不仅在美国,世界上诸如比尔的大大小小的慈善家很多。那么自始至终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比尔们如此 “大公无私”的壮举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到底从何而来?”哈美的右派们企图以 “慈善”的盖茨基金会向关于资产阶级剥削、贪婪、专制,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等观点进行进攻、挑战。他们企图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正确,企图证明资本、资本主义的具有人道、合理性质。
但是,右派们大谈的盖茨用资金成立基金会就是“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 ,是“大公无私”,基金会就是从事“慈善”等说法,都是歪曲事实之说,这些言论都不过是赞美资产阶级的谎言。
2007年,许多网站曾刊登一篇名为《投资利益抵触基金宗旨盖茨基金会拟调投资策略》的文章。文章实际指出盖茨基金会在“慈善”名义下大肆赚钱赢利,与它表面宣称的“公益慈善”相背离。文章引用美国资产阶级报纸《洛杉矶时报》的话说,盖茨基金会投入大量资金“持有一些企业的股票或债券,这些公司与盖茨基金会所宣称的促进健康、安居和社会福利问题等目标相抵触”。
《洛杉矶时报》还说,“慈善”的盖茨基金会每年从其盈利投资中获得巨额收益,而这些投资实际与其冠冕堂皇宣称的“社会公益活动相冲突”。根据《洛杉矶时报》资料,被某些人宣扬为主要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盖茨基金会,其“总资产的41%以上(约87亿美元)被投资到了一些企业,这还不包括该基金会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和外国政府债券。”
根据文章引用的《福布斯》报道,据说主要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的盖茨基金会,“ 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实际上,通过投资经营扩大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美国许多慈善基金会的基本运作模式。像多数慈善机构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税收,另外95%的资产用于投资。2005年,盖茨基金会捐献了大约14亿美元。”因此,被某些人宣扬为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其利润率高达15%左右,比许多公开宣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利润率还要高,赚钱还要凶狠。而右派们大肆宣扬盖茨基金会的 “慈善”假面具,却避而不谈盖茨基金会在“慈善”画皮下的凶狠赚钱的真实。
实际上,“慈善事业”幌子下通过投资经营来赚钱并增加自己的财富,已经成为美国许多资本家赚钱并增加自己的财富的经营模式之一。而右派却硬要把资本家将资本从其他经营模式转为基金会这种资本经营模式,美化为资本家“将资产全部捐献出去了”。实际上,基金会这种资本经营模式会给残酷剥削压榨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披上仁慈的外装,还能给资产阶级带来减免税收的巨大经济利益。像美国多数号称从事慈善事业的基金会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只要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就可以使整个基金会获得减免税收好处。2005年,盖茨基金会捐献了大约14亿美元,而这使盖茨基金会另外95%的用于投资赢利资产获得减免税收好处。这个好处超过了它的14亿美元捐赠。
而且据有关资料,2003年盖茨基金会有268亿美元的资产,2005年底盖茨基金会共拥有350亿美元资产。因此,2005年,被某些人宣扬成极其“仁慈”的盖茨基金会,其捐献14亿美元,极可能还未达到其要求捐赠5%的百分比。
盖茨将几百亿资产转为自己名下的基金会去赚钱赢利,并且一年赚得几十亿美元。而我国哈美人士却硬要把盖茨将钱从左口袋放入右口袋的行为,说成是“比尔盖茨捐出了全部个人资产”,盖茨“裸捐”。似乎盖茨已捐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另有哈美人士写道:盖茨将“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实际上,盖茨是将原来在A处赚钱的资产,转到B处——盖茨基金会赚钱。这种左手转右手,从左口袋取出放在右口袋,或者说资本经营模式的变化,怎能说是盖茨将“财产全数捐”?有将自己的财产捐给自己的说法吗?而央视4套却在今天(29日)也跟风传出哈美的声音:盖茨“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身”。我国的哈美人士及媒体大谈美国基金会(包括盖茨基金会)从事“慈善、公益”,而对西方媒体中讲的美国的基金会(包括盖茨基金会)精于赚钱,大肆赢利却避而不谈。即他们对盖茨完成了从赤裸裸的资本家到戴着从事“慈善事业”假面具的资本家的转身避而不谈。
2006年6月16日,香港的星岛环球网一文章写道,“美国的大型慈善基金会素以投资精明著称。以盖茨基金会为例,其在美国以投资的‘多样性’和‘保守性’而闻名。其惯用的手法就是简单的‘低吸高抛’,借机获利。除了股票之外,盖茨基金会还大量投资于短期投资项目,包括美国政府债券、高等级商业票据及短期贴现债券,还有国内国际共同基金投资、高收益企业证券和国际企业和政府证券等。
据《福布斯》报道,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回报,而2001年其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8%左右,……其高效的投资水平令人称奇。因此有人认为,盖茨大笔捐钱是为了逃避政府的高额财产税。也有一些人认为,盖茨这样做是为了改善近年来因打官司而被损毁的公司形象”。
另一篇文章也根据《福布斯》数据,分析了盖茨基金会到底是热衷于慈善还是赚钱。“据《福布斯》报道,据其年报,该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这个总数是其财产转让所得的12亿美元的3倍多。2001年盖茨基金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8%左右。……甚至当标准普尔 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 的时候,盖茨基金年收益率还能达到7.8%。这些数字表明,这家慈善机构的工作重点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业而是其投资报酬上。”
盖茨说他主要经营盖茨基金会,哈美人士就大叫,“赤裸裸、血淋淋的剩余价值榨取和资本家的贪婪吝啬冷血无情”是不存在的。他们硬说“比尔们如此‘大公无私 ’的壮举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资产阶级的真实。西方媒体透露的“美国的大型慈善基金会素以投资精明著称”,“盖茨大笔捐钱是为了逃避政府的高额财产税……是为了改善近年来因打官司而被损毁的公司形象”,盖茨基金会“ 工作重点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业而是其投资报酬上”这些表现资产阶级趋利和虚伪、粉饰的真实情况,是不会从哈美人士口中说出来的。
盖茨基金会不仅热衷赚钱,并且为了赚钱不讲道德,不择手段——损坏环境,“阻止向贫穷国家提供低价药品”等“仁慈”的事,盖茨基金会也是会做的。慈善的假面具虽然戴着,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心还是没有变。但它唯利是图的行为,却经常揭穿其“慈善”的画皮。
2007年1月,我国的许多网站都刊登一篇名为《盖茨基金会违背投资宗旨破坏世界环境?》的文章,文章说,“有国外媒体报道,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部分投资行为与其初衷相违背。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盖茨基金会将大笔资金投入到石油公司,这将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与基金会与贫穷和艾滋病作斗争的宗旨相违背。
同时,盖茨基金会所投资的一些医药公司还曾被指控阻止向贫穷国家提供低价药品。另外,盖茨基金会每年从其投资中获得巨额收益,而这些投资可能与其宣称的社会公益活动相冲突。”
盖茨基金会为了赚钱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行为,不仅发生在国外,也发生在中国。被吹捧为“大公无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的盖茨基金会早就在我国投资赚钱赢利,并使我国一些跟风投资的民众损失惨重。这些事情也是大肆称赞盖茨基金会“慈善”、 “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哈美人士避而不谈的。他们只谈盖茨基金会要来我国从事慈善活动。
2004年8月6日新浪刊登了名为《减持海域化工盖茨基金获利就跑追涨股民遭套牢》的报道。报道说:“近日盖茨基金在香港炒中国股票激起人们的无限激情,盖茨概念股北人股份(资讯 行情论坛)(600860)昨天再度涨停,然而,正当股民还在狂欢之时,一瓢冷水就当头泼来:盖茨基金开始出货了!
盖茨基金大赚43%
香港联交所昨日公布的交易资料显示,盖茨基金在8月3日减持了278.8万股海域化工股份,每股均价1.35元,持股量由5.38%降至4.8%。该基金当初买入的均价是0.94港元/股,此次卖出每股获利0.41元,一个月的收益率达到43%。盖茨基金初玩中国股票,就尝到了甜头。
追涨股民遭套牢
盖茨基金是在7月5前买海域化工,8月2日公布消息,公布当天海域化工股价飙升36.7%,收于1.34港元,由于是跳空高开,大部分香港股民追涨的成本都在1.25港元以上。
盖茨基金8月3日出货,当天海域化工下跌11.85%,昨天在香港股市大涨的情况下该股再跌3.36%,报收1.15港元,8月3日追涨的股民普遍账面亏损10%以上,惨被套牢。”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盖茨基金会一贯利用股票市场中它操纵炒作起来的“盖茨概念”,诱使广大股民跟风抬高盖茨基金会购买的股票价格,然后盖茨基金会抛出其股票获利,同时“大公无私”、“ 高尚道德情操”地将使盖茨基金会获利的中国股民抛向亏损、套牢境地。“大公无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盖茨基金会这种靠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利的贪婪冷血无情的真实面目,高歌盖茨基金会慈悲的哈美人士是不会谈及。
这方面例子太多,这儿再举几个例子。2005年01月31日新浪也讲道:“在内地股市跌破1200点的“冰河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基金突然杀入(是贪婪冷血无情的获利杀手“杀入”,还是“大公无私”的天使飞入——笔者注)。
日前,南海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600323)公布的2004年年报显示,盖茨基金以约52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列其十大流通股股东的第九位。
去年7月20日,盖茨基金成为中国获得第17家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资格的公司,成为第一家被允许投资内地股市的非金融机构。11月4日,盖茨基金获批1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它购入了北人印刷、海域化工、中国稀土等股票,不但使这些股票在短期内暴涨,还带动了相关联的A股上涨——这番小试身手在一个多月里获利超过20%。”
“除了海域化工和北人印刷外,盖茨基金会在7月5日还从瑞银华宝手中购入了2755万股中国稀土股份、1800万股的安德利股份。香港媒体称,7月5日后盖茨基金会还在市场上直接增持中国稀土和安德利的股份,估计稍后便会因持股量增至5%以上而正式披露。
此消息一出,昨日中国稀土与安德利跳空高开,中国稀土最多时上涨了7%,但跟风者已较上次追高海域化工时大大减少”。
“《盖茨基金会相中中国稀土 稀土高科闻风大涨5.8%》2004年08月06日新浪昨日,“盖茨概念”在香港股市的炒作已经有所降温,但在沪深股市依然风光无限。北人股份(资讯 行情论坛)(600860,昨收盘6.53元)昨日继续涨停、稀土高科(资讯 行情论坛)(600111,昨收盘6.57元)大涨5.8%,分别位列沪市涨幅榜第一、第二位,大涨全因沾上了“盖茨基金会”概念。”
有个记者在其文章末写道:“从目前情况看,盖茨基金和一般的庄家没有本质的差别,也是一个高水平的炒家,先悄悄建仓,再利用人们盲目崇拜的心理吸引跟风盘,投资者千万不要上当。记者刘刚”。正如记者刘刚文章所说,“仁慈”、 “大公无私”的盖茨基金会在中国股市就靠使广大股民上当来获利。这样的盖茨基金会到底是个“大公无私”的慈善组织,还是个唯利是图,甚至不惜诱骗使人受骗上当的营利组织呢?对这,高歌盖茨基金会慈悲的哈美人士也是不会谈及的。
如前所述,理论上,美国的基金会捐出5%的资产,其整个基金会的资产都能得税收的减免。捐出的5%资产叫“慈善”,又能使整个基金会的资产都能得税收的减免,真是名利双收。盖茨基金会的资本运作没有体现出右派吹嘘的“‘大公无私’的壮举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那捐出的5%资产是否会体现出右派所吹嘘的“‘大公无私’的壮举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呢?事实回答是否定的。
2007年2月上旬,我曾写了一篇名为《美国资本家热衷慈善:一个骗人的神话》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的媒体中,垄断资本开办的基金会被说成慈善机构。但这慈善不是什么救济穷人的慈善,只是垄断资本控制的媒体,硬要把垄断资本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许多事都叫慈善。曾经获得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学者巴格迪坎,在所著书中,就曾揭露了美国资本家怎样在教育领域散发“自我吹嘘的”、“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作出的解答”的经济学教材的事。这些按资产阶级利益编写的教材,要学生认同、遵守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现存经济秩序,不要造反。这种以捐助教育形式的思想控制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制的媒体叫作慈善。垄断资本以基金会名义用有利于资本利益的教材等多种方式资助大学,然后有权派人担任大学理事会成员,这种对大学进行人事控制也被称为资助教育,也叫慈善。基金会成立下属“研究机构”,并以“研究机构”名义提出有利于垄断资本利益的、引导政府政策的“科研成果”,敦促政府实行有利垄断资本的政策,这称为捐助科研,也被称为慈善。基金会以下属“研究机构”名义,派出其“研究机构”的“专家”(如基辛格等等)出任政府高官,为垄断资本掌握控制政府部门,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制的媒体叫作捐助人材,也叫慈善……。即不直接投资于经济部门,投资于政治、教育等等以进行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控制的,都称为捐助、捐献、慈善。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判的媒体,力图美化垄断资本,把垄断资本的许多利己丑恶行为都归之为慈善。
而盖茨基金会也如其他大资本家的基金会一样,许多捐助也肯定用于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事上。网上一篇介绍盖茨基金会的文章就写道,“比尔·盖茨把自己赚的钱花在慈善事业上,当然不只是为了做功德,成立基金会还可以减免税赋、甚至是企业公关的重要环节。仅2001年,盖茨夫妇就捐出20亿美元给他们自己的基金会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是当年全美捐款最多的人。……正如盖茨的基金会,在硅谷,“投资慈善”(venturephilanthropy)是最新的风潮。根据《新闻周刊》的报导,在硅谷有83%的家庭捐钱做善事,高于全美国的69%,但是他们视之为“投资”,而非单纯的“捐助”。尤有甚者,捐款的基金主会影响被资助对象的管理,他们会要求进入董事会,设定工作目标并要求达成,甚至办公室租金多少、买什么样的计算机,他们都会严格把关。”因此,如文章所述,盖茨基金会的所谓捐助也如其他资本家的基金会捐助一样,是“企业公关的”费用,是“‘投资’,而非单纯的‘捐助’”,是“影响被资助对象的管理” 并“ 要求进入董事会”,从而参与管理、乃至控制对方所需的费用或支出。所以,所谓的基金会“慈善捐赠”,不过是垄断资本们为谋取更多私利,扩大影响、控制领域范围所支出的费用。
2008年2日26日,《金融界》曾刊登一篇题为《盖茨基金会被指专制》的文章。文章表明,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的捐助,并不是捐助后让受捐助方自由从事科研或教育,而是在捐助幌子下对科研、教育等进行控制,要求按其意愿行事。文章讲的案例可以使我们看到,包括盖茨基金会的美国基金会的所谓捐助,本质不是慈善,而是控制、专制。
《金融界》的这篇文章,讲述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捐助医疗科研的幌子下,参与卫生决策,而决策“考虑的对象永远只是自己”,并且专制地要求医疗科研必须与盖茨、洛克菲勒等捐助方的“意愿相一致”,“ 利益相一致”。如科研课题负责人不按捐助方的意愿行事,“仁慈”的基金会就会专制地要求受捐助方将科研课题负责人隔离、下岗。文章说:“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疟疾的官员抱怨,由于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疟疾研究越来越广,已处于支配该领域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盖茨基金会的一家独大将可能阻碍科学家们在该领域提出不同意见,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制定卫生决策的功能逐渐丧失。
独大扼杀多元性
在一份谅解备忘录中,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向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盖茨基金会捐给世界卫生组织的钱是‘关键的,但同时有着深远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由于研究经费的限制,世界上许多在疟疾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家,在研究导向上都必须与支持自己研究的机构意愿相一致。’科崎博士说:‘如果每个在这个领域做研究的人都要与自己的集团利益相一致,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将会越来越难以保证。’
此外,科崎认为,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方向往往都偏重自己的喜好,如果盖茨基金会的决策足以对世界范围内的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这将对世界范围政策的制定过程有着不良的影响,政策将不会估计到所有人的利益。
……科崎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位性格刚直的官员,曾因为抗击世界肺结核扩散而受到行内的尊敬。然而此次在抗击疟疾项目上,科崎被‘隔离’,其原因是他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这样的捐赠方。科崎认为这些基金会在参与世界性卫生决策时,如同一个封闭的内部工作程序,其考虑的对象永远只是自己。他补充,基金会总是把其既得利益者所看到的数据融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这个案例,只是无数个资本家基金会用“慈善捐赠”来专制、霸道地控制受捐助方的案例之一。科崎博士这个案例之所以暴露出来,是因为“科崎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是一位性格刚直的官员”,他不屈从资本压力,他以为西方真的是“科研自由”,他以为西方真得“尊重”民主自由,“尊重人材”,而他是“受到行内的尊敬”的人材,所以认为他能按自己的科研方向行事。他没明白垄断资本基金会的“仁慈”只是骗人幌子,垄断资本是社会的统治者,垄断资本要求社会的一切人都服从自己的权力,即使在所谓“慈善捐赠”时也不例外。因此科崎博士“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这样的捐赠方”而被隔离。
其他受捐助方的部门负责人不象科崎博士那样“性格刚直”,服从资本的专制权力,随时保持与捐助方的“意愿相一致”,从而未使垄断资本在所谓“慈善捐赠”时的专制霸道闹出来。
通过以上关于捐助的文章和案例,我们知道,包括盖茨基金会在内的美国基金会,在捐助教育、科研等“慈善”幌子下,仍然隐藏着资本自私、专制、极力扩大控制领域的本质属性。
哈美的右派们企图以 “慈善”的盖茨基金会向关于资产阶级剥削、贪婪、专制,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等观点进行进攻、挑战。并企图以此将资本、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改写为 “人道”、“无私”、“慈善”。但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知道,基金会外和基金会的资本经营模式稍有不同,但资本贪婪、专制,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等本性没有变化。哈美的右派们企图以的盖茨基金会的“慈善”画皮来改写资本本质属性,从而改写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想法,却被“慈善”画皮下的盖茨基金会的真实情况所粉碎。
第三章[不尚贤]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译文:
不把人用贤与不贤这种框框去区分,不去吹捧拔高所谓贤人,就能够让人民不把时间精力用在互相争斗上;不故意抬高稀有物品的价值,就能够让人民不去把做盗贼当作一种好职业。不去刻意标榜一些虚幻的目标,就能够让民心不陷于混乱。所以如果治理国家的人圣明的话,他应该不去引导人民追逐虚幻的价值观,而是尽量让人民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富足;尽量引导人民减弱放弃其不切实际的政治要求,而是尽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时常引导人们不去追逐那些所谓远大目标,而是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去仅凭着大胆就去尝试,这样一来,就没有不和谐平静的社会。
评论:
这个乃是管理学的总纲。管理学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消除内耗。消除内耗,谓之为治。消除内耗,需要做到的就是,消除集体内部纷争,“使民不争”,杜绝内部互挖墙脚的零和游戏,“使民不为盗”,促使内部各部分的目标不冲突,“使民心不乱”。做到这些,道德经第三章提出了三个治本的途径,就是,不片面区分拔高奖励所谓贤人,就能消除内部争权夺利的内耗;不故意抬高稀有物品的价值,就能够杜绝内盗;不去标榜虚幻的目标,就能够避免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解释,以至民心混乱。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引导民众放弃好高骛远,“虚其心”,更加脚踏实地,获取眼前利益,“实其腹”,达到丰衣足食,生活富足;不去为所谓远大理想奔走疾呼,“弱其志”,而是把资源时间用在强身健体上,“强其骨”。这样一来,民众不再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欲望,知道不能任性胡来,那这个集体没有不和谐平静的。
这一章,长久以来被误解为黄老愚民政策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此章未有一句反对人民获得信息和知识,没有一句反对教育。这章所反对的,事实上是管理者的浮夸,误导,简单化模式化处理复杂问题,试图用简单远大理想空想目标推动集体这些简单粗暴的管理误区。例如,一个常见的管理误区,就是管理者为一个目标设立高于这个目标实际价值的诱饵,诱使部众向那个方向努力。但是这样一来,能兑现的自然有限,否则得不偿失。群众都不是傻瓜,自然会看到先到者先得,后到者没份的事实,而这个诱饵的价值超出做成这件事的合理付出。因此,人们就会付出额外的劳动去给竞争者下绊子,互相倾轧,结果做到这件事的实际支出远远高于原本的预期,欲速而不达。同样,如果过分拔高一样东西的价值,让得到它的合理劳动付出远远低于它的价码,那么人都不是傻瓜,就会去付出额外的劳动,宁愿冒为贼为盗的风险去获得它。但是这样,因为是集体内部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失去,只能是零和负和游戏。所谓远大理想的问题同样在这里。因为谁也不知道一条确定的道路达成它,所以各自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从集体的角度看,合力往往很小甚至为零,全部用在内耗上了。这些,合格的管理者都应当尽力避免。那么管理者究竟应当怎么做呢?“虚其心,实其腹”,不要给大家画大饼,而是脚踏实地,引导大家获得能看到摸到,真正嘉惠生活的好处;“弱其志,强其骨”,引导大家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远大理想,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真正搞上去。“使民无知无欲”,不是愚民和压制人民的欲望,而是让人民抛弃幻想和盲动,“知不敢弗为”,不去一时冲动胡作非为,那么,这个集体,社会的管理就可以保障是成功的了。
总结:
道德经的第三章,是管理学的总纲,不是愚民政策的总纲。这一章仍旧继承前两章的核心理念,世界的规律,是平等的。分别心,是人为的。管理学,如果去强化人为的分别心,就会导致内耗,内斗,和混乱。反之,如果尊重自然的规律,还事物的本来价值和自有联系,管理同样会获得成功。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的东西之所以被认为美好,是因为存在丑恶的东西和它对比。都知道善良的人之所以被称为善良,是因为有不善良的人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安静和响亮,前和后,这些相对的概念,都是因为互相比对才存在的。所以圣人做事情不是为了某种目的才去做,他们行为的表率作用,并不是来源于基于相对概念的说教。世上万物,不管引起什么变化,都不自称始祖;不管创生了什么东西,都不据为己有;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不居功,不躺在功劳簿上停止前进。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被历史的车轮淘汰。
评论:
这个乃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世间万物的运动,本没有美丑好坏有无难易长短高低强弱前后这些分别。这些分别都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立场对比出来的。所以你如果追求对比的一个极端,你就不可能避免对比的另一个极端伴生出现。对分别的追求,事实上加大了差异,促进了反面。所以,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不是去追求那些你认可的极端,而是要平息这种分别心,做事情不设目标,不去制造分别,不以分别的言论去教训区分他人。只有这样,为人处事才能合乎自然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居功,不总把过去的所谓光荣历史挂在嘴上,而是时刻跟随现实前进。这样,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人处事,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自然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这个就是为人处事最容易违背的一条自然法则。人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观点去区分美丑好坏有无难易长短高低强弱前后,追求一个,厌弃另一个。但是,殊不知,这些概念本来就是出自人们的分别心,你区分得越清楚,你所不希望的反面也就越清楚。这种区分,用一个时髦的词汇讲,就是零和游戏。无论你区分得多努力,总和总是中性的,是零。而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就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区分上了。这纯粹是浪费生命作无用功。而人们对这个世界非零的影响,仅仅存在于那些不以分别为动机的行为上,“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你可以放下这种分别心之后,你就不会为了维持那些分别而停滞不前。“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这些都是世界万物不停滞的描述。只有当你可以做到不停滞的时候,你才可以不被淘汰。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在这种不断演变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的判据和永恒的分别。所有分别都是基于一定立场。一旦人们陷入分别心,就束缚了自己适应现实的能力,导致被世界淘汰,走向灭亡。
总结:
道德经的第二章,强调分别的人为性,指出制造分别,强化分别仅仅是零和游戏。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章指出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为人处事的准则应当避免去刻意制造和坚持分别,更不要躺在过去的分别心上面,束缚了自己前进的道路。这一章,是指导人类言行顺应自然的总纲。